三国杀八人场有哪些3人组合?
八人身份场中通常意义上的组合都是三人组,于是首先从3v3延伸出很多bug组合。
在标准牌堆下不靠连弩平均可以刷七十张牌,一般足够出连弩。最不可解之冷阵身份局极其罕见。因为启动需要黄盖输出郭嘉,身份猜疑导致很难实现。当然运气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理论上是可以刷起来的。
玩法:黄盖开局苦肉·,多拿牌,至少拿到一到两个输出锦囊,对郭嘉造成伤害,分牌给华佗。然后黄盖苦肉,华佗救,继续找锦囊输出,直到刷出连弩一波清。
大洛神/大洛雷,
古代大军出征带上浩浩荡荡的粮草是真的吗?古代如何供给军粮呢?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军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战争的基本原则,在古代的行军打仗中,粮草都是必备,并且还会后续不断地供给。
汉武帝时期,为了完全打败匈奴,汉武帝让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5万骑兵及数万步兵分两路深入漠北。而为了保障这支军队,汉武帝调配了数十万的民夫作为后勤保障人员,这才保证了骑兵军团的远征。
历史上进行大部队作战,一般情况下会提请准备几年,首先在靠近前线,又比较安全的地方建立粮仓。然后当大军行动的时候,部队会携带一部分粮草,由于粮食携带太多影响行军的效率,所以一般都是带一部分,后面的粮食则由后方源源不断的供给。
在古代由于粮食的运输效率有限,只能依赖人力或者畜力,各地方官府都有明确任务。县邑负责筹备车辆和舟船,乡镇负责调集民夫和畜力,车船以长途运输为主,人力畜力以短途运输为主。
运输效率规定如下:车船运距以一天路程为准,即从起点至驿站一个大站止,约60一70里,运到后由下班接运。人力背运实行“十里换人制”,即每10里为一运程,每200人为一班,配一名监官,运夫每人背5斗,到10里路程交接站进行交接,下班人接着往前背运,依此次递输运,直至军前。
在古代无论哪一种运输都是效率极其低下,所以每次在运输途中都会损耗很多粮食。按照《史记》中的记载:“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可以看懂在一些偏远的地区,粮食运达前线的可能只有总量的1/200。
当然行军作战也有另外一种途径,及以战养战。霍去病就是这种打法的创造者之一,他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把准备的物资舍弃不用,***取取食于敌,就是在漠北想办法补充军需物资。
介入两者之间的第三种方式就是轻骑兵自带粮食。如辽宋时期的轻骑兵,他们少数精英骑兵的做法,是一路轻装疾行,在敌境内进行短期骚扰作战,人和马所需口粮全带在马上,补给用完就退回国境。
总而言之,粮食都是决定战争胜负重要的因素。在一场大规模战争中,那么多士兵、民夫和骡马聚在一个地方,每天消耗的粮食等物资是十分惊人的,为了运送这些物资,可能又要花上好多倍的代价。这种供给一旦中断,整个战争机器也会戛然而止,因此双方要不惜一切保证粮草和物资的供应,无论代价是多么沉重。
正所谓战场上“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战争中,因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永远是一个无法回避、而且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的话题。
例如决定了战国时期“最终走向”的、秦赵之间的长平大战~抛开当时秦赵两国之间的终极国力比拼不谈,为了保证长平之战的胜利,秦国在两年间不断向河东增兵增粮,秦军的口粮在秦始皇时代为一月两石,按照此标准,秦国在第一时间投入战斗的河东20万左右的兵力,在这一年四月到九月战役结束,即需口粮240万石上下。
若秦国当时的河东郡15万户皆为100亩授田,且该地区土地质量为当时全国平均水平。按照秦朝税田面积为授田面积的1/10、定税田亩产为1.5石计算,则整个河东地区,全年正常田税可得粮225万石;随着大战燃起,河东郡或秦国的内史郡可以令的形势,增加田赋,只需将税田面积从授田面积1/10扩大一倍为1/5,税粮即可翻倍,达到450万石。
长平大战,秦赵两国,皆是举倾国之力最终投入了40万以上的兵力(当然双方都不是一上来就这么疯狂,是随着战争的规模扩大&旷日持久的最终投入),且是在决战阶段前夕六月投入,维持至九月,则40多万秦军需要400万石军粮;这个数目,就在上面推算的450万石之内;若按照汉代董仲舒所说的秦国行“泰半之赋”,则前线粮草等所能供应秦军的数量,估计比这还要再多一倍。
另外当时秦国各县均有为了战备而储粮的各郡县仓~长平之战爆发时,秦军自河东东出乌岭,仅200余里,即可至长平;秦军此时粮草后勤输送的工作旋即在后方展开,其模式是,以最靠近前线的县出粮供应前线,而后方诸县仓次第向前补足;当时各地之间的路途,经官方勘测,均记录在案,形成了里程明确的“路程简”;后来在湖南省出土的相关秦简中即有此类简牍,其记录的路程,甚至穿越数郡。
到了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元帅后来在评价抗美援朝战争时,曾经说过“两个麻子(洪学智&高岗)功劳最大”。
当时“口粮”方面,每个月全国要给前线的志愿军将士供应1500万斤左右的炒面,其中将近1000万斤,是靠东北供应,关内其他省份加起来供应差不多500万斤;这方面,除了因为当时的东北地区是全国范围内最稳定&主要的产粮区之外,也和在离朝鲜接壤的东北地区,就地筹措&经过丹东等地方运输到前线的路程更短、更方便有很大关系。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
军粮供应是作战的生命线。古人针对解决军粮供应问题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但是长线运输、开垦军屯、随军携带、设置军仓、以战养战、就近筹粮等成为主要方式。
第一,为保障大规模作战需要,不得不进行远距离运送军粮
古代大军出征,多是赴边作战,而边境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只有从中原地带运送粮草才能满足大规模军队的需要。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粮食就成了大问题,于是就征集民夫来运粮,工具自备,大的家庭用牛车,小的家庭甚至用人来背粮,运粮的队伍浩浩荡荡、不绝于道,远的地方三千里,近一点的也有一千多里地。王莽的时候,招募囚徒、甲卒、丁男等30余万人,把粮食、兵器等从江淮一带运送到北边。这种远距离、大规模、长时间的运粮,不仅增加了徭役,关键是损耗比较严重。
《汉书·食货志》载“千里负担馈饷,率十余钟致一石。”
西汉时,运粮300石就要折损60石。
第二,为保障长期作战需要,屯田制度成为军粮供应的上上之策
三国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不是正在打仗就是准备打仗,粮食问题很突出。河北的袁绍,官兵靠吃桑葚果腹;江淮一带的袁术,拿蛤蚌做军粮;有的部队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象。公元196年,曹操打败了颍川汝南的黄巾军,缴获了很多农具、耕牛。羽林监枣祗请求曹操建立屯田制度,解决粮食问题。曹操***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屯田都尉,任命河南中牟人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共同负责屯田事宜。枣祗和任峻,招募老百姓在许昌的周围开垦屯田,收获粮食100万斛。这种做法被推广到各州郡,各地仓库里很快装满了粮食。屯田制使曹操出兵四方时,不用长途跋涉运输粮食,对他打败各地军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三,为保障短期战斗需要,随身携带少量军粮而后以战养战成为必要的方式
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是粮草的运送速度很多时候却赶不上作战的需要,特别是像霍去病、常遇春那样进行骑兵长距离快速机动作战时,携带过多的粮食给养,会影响到军队的行动速度及行动能力。因此,随身携带一定的军粮,而后歼灭敌人以战养战成为必要的方法。
第四,建立储备军粮的仓储,成为军粮供应相对成熟的方式
看《水浒传》“林冲风雪山神庙”那一段,当时林冲就是被派去看守草料场的,那也是宋代储备军粮的形式之一。宋代储积军粮的仓廪主要分为太仓、都仓、省仓和大军仓等。太仓是京师的各个官仓的统称,都仓和省仓是置于各州县的官仓,要说太仓、都仓和省仓是军民混用的综合性粮仓,那么大军仓就是专供军队使用的粮仓了。宋代还设置了专管仓场事务的机构和官吏,有一套完成的粮食收纳、保存、管理、供应制度。人要吃粮,马要吃草,草料场也是相当重要的,北宋陕西沿边诸州军镇寨几乎都设有草料场。
第五,为节省运粮开支和应急所需,鼓励商贾供粮或由部队自买军粮
买粮食其实是不简单的,作战地区居民的粮食自己都不够吃,哪能卖给你呢,除非你去抢,抢了就有人造反,毕竟不是最好的办法,明朝在这个方面下了些功夫。公元1370年,为解决北方边境作战军粮的筹运问题,明朝推行了开中法和易粟法。开中法,是招募商人输送粮米等到北方边镇,朝廷给予食盐的专卖凭证“盐引”,商人再凭“盐引”在产盐区领取食盐,然后到指定地方转售。易粟法,是允许部队用棉布、茶等物资在民间换取粮食。公元1371年8月,考虑到北平、陕西等地筹运军粮太困难,朱元璋命令用30万两白金、10万匹绵布,在附近郡县换取粮米,以给将士。公元1374年正月,又用白金、绵布等物资换取米、麦近8万石,保障平凉、巩昌、临洮的军饷,用近7万两白金换取160余万石粮米,保障广州的军饷。
总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打仗,军粮的供应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受国家的农业生产能力、作战特点等诸多因素影响,但大体上包括远距离运粮、屯垦、沿线官仓定点保障、随身携带、就近筹粮等几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