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老人去世,是怎么安排的呢?全村人都去帮忙,为何红事帮忙的人少呢?
农村有个习惯,白事不用请,都要到帮忙,喜事得由主办人上门请。不过从去年以来,我们这推行殡葬改革,现在白事也不要多少人了。如死了人,村小组与死者家属对接后。报告村委会,村干部帮助联系殡仪馆车子。到时车来了,几个人帮助殡仪馆工作人员抬车上运走。从火化场到乡镇公墓下葬也就一天。除了亲属外都不用什么人。开始群众反对,现在多数觉得省事还省钱!也就没有多少怨言了。
作为农村人我回答这个问题应该还是比较准确的。首先人去世为大,别的事都没有这个事情大。在我们老家老人去世了在外面打工的都会回来帮忙做事的。也是在那个时候村里人到齐的最全的。谁家没有个老人,大家都知道需要互相帮助的。现在打工的多家里就一些老人小孩在家,要是都不积极估计抬上山都办不到。
农村婚丧嫁娶,白事算是最大,最重要的事。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无论谁,无论有多忙,都得去帮忙。
就说说我的家乡白事安排吧。老人去世,第一请风水先生看穴位,定下葬日子。请舅家娘家,来看去世的亲人,检查亲人的死因,以定丧事的进程。第二,帮忙的人抓紧修墓,主家忙着杀猪宰羊,定厨子,乐队,司仪,烟酒饮料,过事用的一切东西,这当中,主家要找个自家能成人,当自家人的总管,管钱,管人,管事,一切井井有条。进入大奠的先一天中午,村方邻居早早来搭棚,乐队请主,晚上七八点开夜席,按惯例夜席上的大总管,按排第二天大奠的人事安排,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得安排到位。,把事过好,这个事也代表着一个村的整体形象,大总管功不可没。第二天大奠主日,全村人忙前忙后,像自己家事一样对待,第三天早晨根据阴阳先生定的时间下葬。老人下葬,只能人抬,不能用车拉,用车拉表示对老人的不孝,意思拉去倒了。下葬回来,主家最后一次用大席谢谢所有参加白事的人,到此圆满结束。
红事因为是喜事,添人进财,来日方长。结婚日子,谁家太忙有事,随便让家中谁去主家都行,实在去不了把份子钱捎上就行。
一个地方一个风俗,不到之处,欢迎指点。
农村有老人去世,全村人出洞帮忙送葬,而红事帮忙的人很少,这是农村的一种风俗,老百姓的说法是,“红事叫,白事到”,这里面自然有着农村的道理。
当然,这个全村人都主动帮忙,是略微带点夸张的说法,但只要平日认识的,见面说话的,都会去送上一刀纸,烧个香吊个孝,问问有啥需要帮忙的,最后出殡的时候都来送最后一程。
农村聚族而居,即使有杂姓的村庄,也都按照街坊辈儿互相称呼,大家平日里互相走动。丧事是人生中最大的事情,也是最后一件事情,中国人一直都重视丧葬礼仪,即使平时有个不周不齐,这时候也要抛弃前嫌。只要村里有老人生病,这事便一传十十传百的,能去医院看望就去医院看望,不能去医院的,也要在人出院后进门探望一下,哪管一把鸡蛋,也是一点心意,这就是农村的纯朴。
但凡农村老人去世,村里每个姓氏都会有一个“大人”,也叫“把头”,负责量入为出,根据丧主家里的情况,给予合理的安排。谁去打坟,谁去买菜,谁去报丧,谁记帐目,谁负责抬棺,谁负责放鞭炮,都安排得妥妥帖帖。丧主家里,啥心都不用操,只负责谢孝守孝,安安稳稳地送老人入土为安。
丧事帮忙,都是白帮忙,不收报酬,但丧事完毕后主人家要对这些帮忙的人进行一次宴请。除了自家亲戚,也都不用随份子,一个纸墩子而已。这里面也不牵扯什么人情,所有,不管平日有没有人情的,都可以前来吊孝和送殡。
农村遇有结婚等喜事,也叫红事儿,那就要动人情往来了,一般只限于亲戚之间,邻居之间一般不互相请,除非平日交往太好的。红事都要提前捎信儿,亲戚朋友,托人捎个口信,现在都是打个电话啥的,反正提前通知。而村里的老少爷们,人家不叫,自己就不能主动到场帮忙。这里面有两方面意思,一是红事宴请宾客的档次都比较高,参加红事是要拿红包的,这叫赶人情,人家没叫你就去,也是给人家添难为。二是,红事讲究吉利,用得着属什么的,用不着属什么的,看日子时都看得清清楚楚,如果你主动去,你的属相人家用不上,那就是讨人厌烦了。
再是,作为红事,提前都有准备,不像白事那样忙乱,一般本家当户的,都早已安排好了,外人就没有必要上杆子前去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