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臣死后配享太庙有什么实际的好处?
何为太庙?
太庙就是古代皇室专门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这是皇帝的家庙,其他人想都别想,包括皇室宗亲。
太庙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当时称为世室。商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起才称为太庙。
何为配享太庙?
起初太庙是皇帝专享。后来皇后、宗亲、功臣在皇帝的特批下,也可以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
太庙一般分为大殿,在大殿的东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当然大殿还是皇帝专享,配享太庙的人只能进配殿。东配殿供奉有功的皇族,西配殿供奉异姓的有功之臣。
大臣配享太庙那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本身太庙供奉的都是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这些神仙级的人物,当朝皇帝每年都要举办大型的祭祀典礼,要行跪拜礼的。想想大臣再功劳卓著,活着的时候不也是跪拜皇帝吗?现在和神仙级的人物待在一起,受当朝皇帝的跪拜,这在古代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是何等荣耀?用多少物质也换不来的。太庙***的稀缺性决定了他的高贵,其他赏赐皇帝可以大笔一挥就给了,而配享太庙的毕竟是凤毛麟角。
以明清两代为例。明朝配享太庙的只有37人,清朝配享太庙的仅有26人,其中***大臣只有张廷玉一人。
张廷玉是康雍乾三朝的元老,他的父亲是文华殿大学士,也是雍正皇帝的授业恩师。张廷玉在九子夺嫡中支持了雍正,有拥立之功。
实际好处基本没有
其实若以现代的眼光看,配享太庙没啥实际好处,对于本人来说活着不可能享受那待遇,都死翘翘了啥待遇都白费,提升点下葬规格无非多占几米土地,多浪费点建筑材料,还能怎么样?清朝时候配享太庙的大臣都可以按郡王里下葬的,不一样埋土里出不来?
对于儿孙更没啥优待,那玩意不像爵位可以世袭,除了大祀时能混进太庙磕头,基本蛋用不顶。想当官你还得参加科举,想升官你还得苦熬资料,不小心得罪了***,祖宗的神牌就人家扔出来,你还得顶着唾沫去收拾残局。
对!你没看错,配享太庙也不是一劳永逸,稍不留神就会被扔出来。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一朝天子一朝臣,你把前一个皇帝跪舔舒服了,不见得下一个也觉得顺溜。别说只是大臣,明嘉靖年间大议礼的时候,原来庙号明太宗的朱棣都差点被扔出去。
估计很多人会问,既然没有实际好处,为啥古代那么多大臣削尖脑袋想混个配享太庙的待遇?这事如果细扯起来太麻烦,还好吐槽机是个擅长举栗子的人,咱们可以用现代的角度解释一下。
话说那驴牌(LV)挎包造型丑、颜色深,为啥那么多败家娘们哭天抹泪的非得买?单纯是因为它贵吗?错了!是因为那玩意稀有,没事就号称全球***多少个,背上它对自己的***提升很高。
瑞士那些纯手工名表也是这样,不止价格爆炸,还得审核你的人品,有没犯罪记录,是否对社会做出过贡献。一套跟孙子似的申请流程后,再花几十万买块机械表。那20块钱的电子表它走得不准吗?那些钱拿去撸串它不香吗?为啥非得这么折腾呢?答案很简单,为了和别人不一样!而所谓配享太庙就跟这个道理一样一样的。
其实古代帝王和现代黑心奢侈品商的思路是完全一致的,挖空心思琢磨如何花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他们阴险的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再以待遇来区别。然而总有一些人牛到就差一步登天,偏偏还可以继续立功,这时候你要咋办?总不能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他吧?
在经过长期观察后,帝王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衣食无缺、位高权重的大臣在失去最高权力追求后,要么变得颓废无比,要么开始追求虚荣。这就好办了,要面子嘛!我给就是了!
那么什么是最大的面子呢?华夏人最重视两样东西,一曰戎,二曰祀,打仗这玩意风险太高,还是在祭祀上想办法吧!于是***奇高的配享太庙就新鲜出炉了,从此大臣们蜂拥跪舔。
那么太庙祭祀的***到底多高呢?这么说吧!无论明清,太庙都是重中之重,永远排在祭祀三个等级的最高位,称之为大祀。大祀的礼节虽然各朝有不同,但是天子亲祀绝对没跑,除非极特殊情况才能请***。
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里面供奉着清朝历代皇帝的牌位。如果大臣在生前的贡献极高,那么就会获得“配享太庙”的殊荣,这在古代可以说是最高等级的荣誉了,很多人觉得大臣配享太庙后自己的后代也会获得一些好处,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
三朝元老张廷玉在朝中兢兢业业的干了47年,死后获得了配享太庙的殊荣,同时也是清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但是配享太庙对于自己的后代其实没有什么实际上的帮助,但是自己老子的牌位要被当朝的皇帝跪拜,这项荣誉在封建时代可是不得了的。
并且张廷玉的儿子必定会获得皇帝的赏识,皇帝一定认为张廷玉这么厉害的人他的儿子肯定也差不了,在众人面前也有面子,想当年我父亲可是...所以要说配享太庙的唯一好处就是这个了。
配享太庙的人,对自己的家族也是一项莫大的荣誉,因为大臣如果配享太庙之后他的爵位是世袭罔替的,也就是说他的儿子孙子一直可以继承自己的爵位,每个月还能领取朝廷的俸禄,这可是没有期限的,一直可以领到大清朝倒闭为止,所以单看这一项就够诱惑人的人,所以这也是整个清朝只有27个人配享太庙的原因,要是人数太多了这也是一项巨大的财政开支,清朝也不想重蹈明朝的覆辙。
配享太庙其实也是一种帝王之术,用这种无上的荣誉来激励一批又一批的大臣为朝廷效命,就算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够巩固。配享太庙并没有实际获得的东西,但是后代在无形当中就能够高人一等,对于后代来说这也是宝贵的人脉***。
配享太庙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更多的在于体现此人生前为国做出过大的贡献的人的一种肯定,在于体现身份的崇高。
首先,我们要知道古代配享太庙这项荣誉一般都是在死后被赐予的,所以对于一个死人来说,实际上的好处他自己肯定是没有机会享受的,而且古代皇帝也真的不会为了一个死人去浪费国家的***,所以并不会赐予实际上的好处。
虽然没有实际上的好处,但是***的好处利益还是有的,这一点通常体现在后代儿孙身上。
太庙规格相当之高。
太庙祭祀有多高呢?皇帝亲自祭祀这一点是跑不掉的,而且除了皇帝亲自祭祀以外,还要有***参与配祀。皇帝都亲自祭祀了,所以配祀的官员妥妥的都是一品大员及以上。
这样的场合除了皇子皇孙以外,这些***的子嗣都不够资格参与,但是配享太庙的人他的子嗣却可以参与,这其中的政治利益有多大我们自己可以想象一下。
比如:哪家的老祖宗有资格配享太庙的话,那么他的子孙后代就可以在大祀是进入太庙祭祀祖先。能够有资格计入太庙的人一般都是朝廷***,所以也就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甚至还是皇帝,那么如果有官身的话,也更容易得到青睐,如果能够间在帝心,那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所以说配享太庙虽然没有实际实际好处,但是留下的***的政治***可以荫庇好几代人。而且在外还有名声、威望,这对于他们的家族子弟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
这也是古代官员为什么拼了命的想要挤进去太庙的原因的,自己可以万世流芳,青史留名,还能受到天下人的祭祀,还能够庇佑子孙,这等好处也是古代文官必几乎成为古代文官必争。
前面有人说古代大臣配享太庙没有实际好处的,都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古代人。
实际上,配享太庙本身就是最实际的好处了,还想要啥其他好处?
要理解古人为什么那么重视死后进什么庙,首先要理解古人的宗教信仰。我们知道,古代人对死后的世界是很重视的,他们认为人死后“魂”还在,而这个魂是要靠子孙后代供养,给他们提供“血食”的,否则就会沦为孤魂野鬼。所以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论如何也要生一个儿子,不然死后没人给他们供养,他们就成孤魂野鬼了,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而古人的孝道里,除了对健在的长辈的敬,对祖先也要尊敬,所谓“事死如事生”。
理解了古人对死后世界的理解,就理解为什么配享太庙是多么实际的好处了。太庙的“太”代表最高,太庙就是天下地位最高的庙,那就是***的庙了。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大臣配享太庙就是把功臣的牌位放到太庙的偏殿,跟这个王朝的祖先一起受到供奉。历代能配享太庙的功臣是很少的,整个明朝配享太庙33人,后来取消1人,为姚广孝,实际为32人。清朝只有26人。清朝配享太庙的汉族大臣就只有张廷玉一人,连曾国藩都没有这个待遇。
太庙的祭祀等级是最高的,每年皇帝都要亲自祭祀,众多皇族和大臣倍祭,三跪九叩,供奉的祭品也是最高等级的。那就相当于配享太庙的大臣死后还能受到最高等级的尊敬和供奉。这对相信死后魂会进入别一个世界的古人来说,不就是最实际的好处吗?
而且,配享太庙对大臣本人和他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无比崇高的荣誉,代表这个大臣得到了皇帝的特别恩宠,这个家族得到皇帝的特别照顾。这对大臣的家人和后代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这就是所谓的“封妻荫子”——死后还能保护子孙后代,为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好处。所以说,大臣配享太庙就是最实际的好处了,还要啥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