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完美的周瑜为什么遭到后世狂贬?
感谢邀请,周瑜是东吴的重臣,先跟孙策打下江东,孙策死后孙权上位,周瑜为大都督,周瑜此人是个儒将,为人谦谦君子,对人有礼,文武双全,智谋了得,心胸广阔,是个完美的人,可是这个完美的人没有得罪谁,诸葛亮都没见过几次,但后世竟然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生生被诸葛亮气死,说他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生生让后人留下笑柄。
从几方面分析,一周瑜是东吴的人,写三国志的是魏国陈寿,曹魏受汉禅位为正统,刘备则是汉室,而东吴则是个军阀割据一方,不受正统承认,而且周瑜是个能人,赤壁之战更硬生把曹操八十万大军打败,力挽狂澜,名扬天下,所以周瑜是完美的能人,罗贯中想要诸葛亮名扬后世,只能炒作起来,周瑜就是个好目标,谁叫他中东吴的人,谁叫他太完美,谁叫他打败曹操,后世的写***的不把他贬低,就没法把诸葛亮写得完美,所以周瑜被写成是心胸狭窄,就是为了抬高诸葛亮无所不能,神机妙算。
其实不但周瑜被贬低,东吴鲁肃也被贬低,后人老是认为鲁肃是老实人,经常被刘备,诸葛亮骗,真实的鲁肃是个聪明人,目光瞻远,不然孙权也会任他为大都督。
谢谢邀请。历史真实的周瑜,身材高大,文雅俊逸,文武双全,深谙兵法,通音律,非常儒雅,故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
周瑜(175——210)字公瑾。生于泸江舒县(今安徽泸江县西南)。世代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是官居太尉之职,父周异曾任洛阳令,自幼周瑜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尤喜兵书,好结交豪杰,与孙策交好。二十一岁随孙策平定江东。此后,孙策被许贡门客,刺杀身亡,孙权继任江东之主,周瑜年时二十四岁,以中护军兼江夏太守的身份,扶佐孙权,吴郡人称周郎,有孙策遗训:外事不决,问周郎。内事不决问张昭。是东吴重臣。昔孙策,周瑜攻破皖城,或乔公二女,国色天香,美妙绝伦,孙策娶长女曰:大乔,周瑜娶次女曰:小乔。此时的周瑜意气风发,故苏轼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的诗句。
.公元191年,孙坚身亡,孙策继任。
周瑜从其从父丹阳太守周尙处借兵与孙策挥兵攻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当利(今安徽和县东)接着渡江进攻 秣陵 (今南京 秣陵关 )打败薛礼,笮融转而进攻湖孰(今南京江宁湖孰)江乘,进入曲阿(今江苏丹阳),此时孙策拥有一定的地盘和好几万人马,给孙策平定江东奠定了基础。后袁术发现周瑜是个人才,准备提拔为将领,被周瑜婉拒,伺机回到孙策身边,受到隆重的欢迎,建造府邸匮赠。
公元208年,曹操率水陆军五十多万南征,东吴一片恐慌,文官主降,武将主战,孙权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鲁肃与刘备军师诸葛亮劝说孙权与刘备联合抵抗曹操,孙权仍然犹豫不
决,只好从鄱阳任上调回周瑜问权宜之计,周瑜陈述了曹军缺点,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粮草不济。北方人不习惯水战,水土不服等。孙权坚定抗曹的决心。后周瑜与黄盖设计用火攻击曹军,在赤壁大破曹操,曹操惨败逃回北方。
《三国演义》作者以抑曹孙扬刘的传统观念,蓄意贬低周瑜。赤壁大战是周瑜全盘拟定作战***,部署兵力,设苦肉计,指挥联军大败曹操,在赤壁与诸葛亮唯一的一次谋面,不久诸葛亮便回夏口。而演义中周瑜不但才能不如诸葛亮,还处处刁难谋害孔明,妒贤忌能,心胸狭窄,后因技不如人被孔明三次气死。这都是作者杜撰虚构的情节,意在打压周瑜,贬低孙权,抬高孔明,褒扬刘备,迎合人们以刘备为汉室正统,合法继承人的心理。而历史上的周瑜不但是雄才大略的名将,而且心胸开阔,气度宽宏。周瑜初为都督时,老将程普经历三代主子,因周瑜年轻而位却高过他,多次以轻视的语言冲撞周瑜,而周瑜不于计较,泰然处之 ,久而久之程普被周瑜的气度和才华所折服,诚恳的说,与公瑾交,如饮醇醪。遂成为摯友。公元210年(建安15年)周瑜在西征蜀汉,准备出征的途中,突患重病死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
南宋以后《三国演义》的问世,周瑜面目全非,由一个宽宏大量的名将,变成鸡肠小肚,妒贤忌能的小人。这是演义与评书,曲艺渲染的结果。拨开迷雾,还一个真实的公瑾。
因为遇到小人了。周瑜(175-210)在赤壁大战中打败了号称百万的曹操,奠定三分天下局面,一时名扬天下尽人皆知。不料想在一次战斗中受了箭伤,后来伤重,很年轻的时候就死掉了。
话说周瑜的后人在元末明初时结识了戏曲家、***家罗贯中。但他们之间竟然结怨,相处不融洽。后来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时,为了烘托出诸葛亮的正面形象,有意贬低周瑜,居然把周瑜写成了一个嫉贤妒能,胸无点墨的卑鄙小人。
但历史上的周瑜却是一个大英雄。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周瑜年轻便成就大功,加上本人谦虚宽容,相貌堂堂,精熟音律,还深得主上孙策、孙权的礼遇器重,他的妻子小乔也称国色,是后世不少人羡慕追思的英雄形象。
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橹灰飞烟灭……”你看周瑜的形象绝对是高大上。
罗贯中抹黑周瑜,民间传说是出于羡慕嫉妒恨,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既生瑜,何生亮?”“周郎妙计安天下,丢了夫人又折兵!”这些在【三国演义】里脍炙人口的精彩描写居然是罗贯中胡编乱造的,不知道骗过了多少吃瓜群众啊!
我想我们不能随便冤枉老罗,人家毕竟是历史文化名人,咱说话要有根据。所以说,抹黑周瑜是出于狗血剧情的需要,一个引人入胜的经典作品少不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人性的搏杀,奇谋巧计和明争暗斗,这就是文艺作品和真实历史的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