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唯才是举令看曹操的用人原则,他为何反感清流名士?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这让曹操的阵营中人才济济,治国有荀彧,出谋划策有贾诩,郭嘉等,猛将有典韦,许褚等勇将。可以说这个政策奠定了曹操在三国的位置。但曹操为何反感清流名士呢?个人认为无非有几点原因。
首先,曹操为人疑心甚重,从那句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可见一斑。对于清流名士,这类人更在乎名声,所以,不会对曹操这样性格的人会忠心不二,所以虽然有才,但是不是忠于自己,有可能就是埋在身边的雷,作为曹操,自然不会信任这样的人,自然也不会信任这样的人了。
其次,清流名士一般都比较遵从原则,换句话说比较死板。但是在乱世之中,哪有单一的原则显然是不合适的。战争中,战机稍纵即逝,哪能一味考虑策略,战争的本质是战胜敌人,方法不重要,结果才重要。所以清流名士的原则可能只能添乱,多于帮助。
再次,所谓清流名士,皆是自命清高之人,这样的人重名不重利。容易桀骜不驯,而一般这样的人是不容易被驾驭的。而曹操此人控制欲极强的一个人,是不可能放任自己的收下不听从自己的指挥的,所以,曹操并不喜欢这样的人。
综上所述,曹操的性格,多疑,控制欲强,注定了曹操虽是唯才是举,但不会喜欢桀骜不驯难以控制的清流名士的。
汉末乱世之起,曹操得天时之利、世家拱卫,率先一步在中原地区崛起。建安十三年(208年),袁氏余党基本被曹操扫清,这也意味着曹魏***已经基本成立。北方既定,曹操无不感慨道:“今天下虽未悉定,晋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
于是在此后的数年间,曹操连下五道诏令,分别是《论吏士行能令》(203年)、《求贤令》(210年)、《效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214年)、《选军中典狱令》(214年)和《举贤勿拘品行令》(217年)。从这些诏令来看,曹操言辞愈发恳切,充分体现出了他“唯才是举”的执政心理。曹魏本就坐拥中原地区,有着极为雄厚的人才储备;再加上曹操对人才破格提拔,导致大批人才有了晋升之机,于是曹魏***的实力愈发强大,已经远超吴蜀两国。
正因如此,沈约在会在《宋书》中感慨:“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基于这个论调,不少读者便难免认为:曹操颁布唯才是举令,直接促进了曹魏***的兴盛。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种评价过分拔高了“唯才是举令”的政治作用。
一、地域上的局限性
在汉末三国之际,有一个政治派系始终活跃,这便是以荀彧为首的颍川籍士族集团。乱世来临之际,荀彧认为颍川是“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故而带领家族之人来到冀州。时冀州易主,袁绍取韩馥而代之,眼光高明的荀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遂转投于曹操麾下。
不久之后,曹操自领兖州牧,同时***取毛玠“奉天下以令不臣”的政策,将汉献帝迎至许都,由此走上争霸之路。值得注意的是,许都便是颍川属下的一个县城。借此之便,荀彧向曹操举荐了不少颍川籍谋士。裴松之注引《彧别传》记载:“前后所举者,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锺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
在这里,荀彧向曹操推举了13位贤才,他们日后都成了举重若轻的曹魏重臣。但不可否认的是,诸如赵俨、钟繇、陈群等共计9人,皆是出自颍川。不难发现,曹操虽然唯才是举,但依旧没能脱离地域上的限制。这也难怪颍川士族集团,能隐隐压过谯沛武将集团,成为曹魏***中的主导力量。
二、政治上的妥协性
不仅如此,曹操通过唯才是举,并非世人想象中的不看出身。恰恰与之相反,曹魏***选拔人才入仕,也极其注重门第和家世。显然,这是曹操对门阀士族的妥协。究其根源,源自于当时特
一、出身低贱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宦官在东汉末期势力极大,但在清流名士眼里是不入流的,见面和气、心内鄙视。按照这个逻辑,曹操也反感清流名士。
二、思想信念
从治国理念来看,曹操信奉和践行的是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最厌恶所谓的“仁义道德”。不相信仁义道德可以感化世人,认为清流名士道貌岸然,侃侃而谈,实则无用。
三、人物性格
曹操年轻时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从他那句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来看,曹操是不屑道德修养的,表现出极端自私的心态。
四、客观环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乱世往往人心沦丧,民饥易子而食的事时有发生。治乱世用重典,
选材以才为先,需迅速平定乱象。治治世用德政,以德为先,可以缓缓道德感化。所以时代的客观环境也要求这样的选材标准。
五、选材标准
曹操是一个务实主义者,相比于空谈,曹操更喜欢能做实事的人。曹操和清流名士之间矛盾并非双方能否看得惯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曹操是愿意用人的。但显然因为曹操的出身问题,导致曹操一直以来都是那些所谓清流名士的靶子。他们并不愿意为曹操效力,相反还把戏谑曹操作为他们奋斗目标。如此一来曹操又如何会看得上那些清流名士呢?虽然这些人名气都很大,但干实事不行,而且总没事就给曹操挑刺儿。曹操毕竟也不是圣人,长此以往下来,曹操自然也就看不惯那些所谓的清流名士了。
众所周知,曹操是东汉末年最为重视人才的诸侯之一。甚至于被世家大族所鄙夷的寒门子弟只要有才,曹操都愿意给他们机会一展所长。比如历史上戏志才和郭嘉等人。要知道汉朝时期,士族子弟甚至都不屑于与平民交流。更别说提拔重用他们了。但曹操却偏偏打破了常规开始重用寒门。虽然这么做确实让曹操收拢了许多人才,但这也被许多世家大族子弟,甚至是所谓的清流名士所不齿。他们不愿意与寒门为伍,自然也就不愿意效力于曹操了。
还有清流名士不愿意给曹操效力的重要原因就是,曹操的出身。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太监曹腾的养子,那么曹操自然就是曹腾的孙子了。所以清流名士们认为曹操是阉宦之后。正因为如此,所以清流名士们不愿意和曹操为伍。要知道东汉时期,宦官群体可是祸乱天下的元凶之一,虽然曹腾并非专权弄政宦官,并且曹腾还颇受当时人们的称赞。但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曹腾宦官的身份。所以曹操也就摆脱不了阉宦之后的身份。而清朝名士自诩方正,所以肯定是不愿意给曹操效力了。
从曹操角度来看,他也未必不厌恶这群嘴上夸夸其谈,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干实事能力的人。比如东汉末年兖州名士边让,他在诗词歌赋一道冠绝天下,但他在曹操入主兖州之后,仗着自己的才气对曹操横挑鼻子竖挑眼,多次轻视和贬低曹操。结果曹操忍无可忍之下诛杀了边让。这也是曹操和清流名士分道扬镳的切割点。再比如平原名士祢衡,其文***和辩才都举世无双。但其性格傲慢,又喜欢轻视别人。所以在曹操招待他的时候,祢衡口出狂言把曹操麾下文武贬的一文不值。甚至还痛骂曹操。最终曹操彻底对所谓的清流名士失望了,他认为所谓的清流名士除了夸夸其谈耍嘴皮子之外,再无其他的才能。所以后来曹操干脆对清流名士敬而远之了。
汉代选举官员,人才得方式主要就是察举制,也就是举荐为主,考试为辅,比方说有个人很有才华,但他桀骜不驯,高傲,孤冷,和周围人格格不入,与地方乡绅,有名望的人关系不佳,你是得不到举荐的,这就会造成你再有才也没用。相反一个庸庸碌碌的人了,你品德家好,做到多数人喜欢,名望高,你就可以得到举荐。
诸葛孔明隆中对也是在造势提升明气,名望,难道你还真以为他愿意在自己茅庐里过一辈子。所不同的是诸葛有大才,但你也不能否认也有很多名气远远大于能力的人,就像现在网红小鲜肉是一样道理,不管好坏,先炒出关注度,有了话题,别人才能注意你,也是有很多名声远远大于能力的人。而曹操是有野心,有能力,有大才的枭雄,而一些清流名仕在当时所处教育环境,天地君亲师,君为大,往往和曹操唱反调,通过察举制举荐上来的不是明大于实,就是一些有才,但却有些愚忠,甚至迂腐,并不为曹操所用。所以曹操推出唯才是举令,就是只要你有才,不管你为人怎么样,什么贪财,好色,等都可举荐过来,为我所用。所以从某方面来说,曹操也是无赖之选,能德才兼备的肯定都喜欢,乱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