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唯才是举的内涵?
这是曹操的用人政策,人才包含德和才两个方面,一般情况下,要德才兼备。
但是三国时候诸侯烽起,谁有更多的人才,谁有更好的人才,谁就有可能占得先机,成就霸业。
曹操的唯才是举就是在这个情况提出的,明白点说就是不管德行如何,唯才能取士。
如官渡之战时,许攸叛出袁绍阵营来投奔,许攸这个人贪婪而奸诈,德行上是有弱点的,但是曹操不计较这些,到履相迎,依靠许攸献计取乌巢,进而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你怎样看待曹操用人之道以及曹操是如何成功的?
导语:乱世奸雄,***创业者--曹操终成魏武大业,他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他又是如何用人的?
历史对曹操本人评价褒贬不一,但没人敢否认曹操的功绩。那曹操为什么能成功呢?
曹操本是宦官之后,从小就立下“我治天下”的创业目标。曹操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他善于用人。
要想创业成功,没有人才可不行。曹操不仅善笼络人才,还很会识人。眼光老辣胜过如今的猎头。
科举制盛行前,人才的选拔制度是举荐制,这种推举贤能之人的方法,前期还能推举有德之人,后期被***用来拉帮结伙,培养党羽。那些出身贫寒,身份卑微的有才之士,苦于报国无门。
曹操却反其道行之,不***用举荐制,而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曹操的选人秘诀是:你有才华就用你,不看你短板:譬如杨修爱财,对犯罪的杨修从轻处罚,还重用他;许攸有道德瑕疵,家人犯罪怕被牵连才投奔曹操,他也不介意,依旧收留他;郭嘉虽善谋略,但为人狂妄,曹操力排众议用他。
高瞻远瞩的曹操在给自己队伍寻访人才的时候还***取了挖人才策略,挖不到诸葛亮就挖刘备,连敌方人才都挖体现了曹操对人才的重要,特别重视给自己能够在事业上带来帮助的人,对这些人是唯才是举,曹操对自己寻访到的人才,文官在商议军中大事能够给自己提出最好的谋略。曹操觉得提议很好,而且还***纳了,在战役中大获全胜,曹操就会向天子上表这位谋士给他连升***官职,同样曹操对表现战斗力突出的武将也是给重赏。
曹操每次攻下一座城池都是对敌方的大将收揽在自己帐下,曹操是爱英雄的特别是忠义之人,而忠义之人也喜欢追随曹操,之所以曹操能够取得成功,也是体现了曹操的领导能力,对手下的人关心、舍得给待遇、军纪严明、赏罚分明,手下的人都是忠心效命死心塌地跟随都是曹操能成功的因素。
曹操以献刀为名刺杀董卓未遂,从此不得不“散家财,合义兵”另起炉灶了。就是在这次落荒而逃途中,曹操说出了他那句令自己和世人都掉下巴的话: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安徽亳州人,官宦(也可以认为是“宦官”)之后,被举为孝廉。整部《三国演义》中当之无愧排名第一的大政治家。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常玩弄汉献帝于掌股之间,并将皇帝的老丈人董承逼迫而死。曹操鄙视董卓专权却比董卓伎俩更加卑劣,何其毒也!
曹操煮青梅酒与俨然已成皇叔的刘备论英雄,问他当今世上谁是真正的英雄?刘备顾左右而言他,曹操均不以为然。当刘备反问曹操时,曹操区区几个字“唯使君与操耳”吓得刘备
把吃饭的筷子掉到了地上,不得不卷铺盖走人了!
曹操求贤若渴,平生最佩服的恐怕就是义薄云天的关云长了。曹操为了收降关羽甚至屈身与他约法三章;曹操知人善任,注重民主又善于集中,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个“民主集中制”运用得是炉火纯青!
“官渡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操以区区七万人对阵河北七十万大军,最后打得袁绍全军覆没,连找牙的机会都没留给对方。
战争胜利后,曹操清点战利品时,看到不少自己部下私自勾结袁绍的信,当众一把火烧掉,并解释到:“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仅上述这两点就与他的劲敌袁绍截然不同。袁绍是外宽内忌、用人还疑,反复无常、优柔寡断,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一首《观沧海》胸怀天下、志在四方,何其浪漫,何其伟哉!不过在这里想说个题外话,我在地图上测了下距,现在的河北昌黎碣石山和渤海海岸线的直线距离将近30公里,如果曹操穿越到现在,无论他的眼神再好天气再晴朗海浪再大,也不会看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景观的。至于个中原因我觉得还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也曾在这里入过海,造就了一片崭新的土地以致海岸线后退,真是沧海桑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