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图2020财报?
高德以33%的占比位居市场份额第一,3.7亿的月活用户稳居榜首
在互联网时代,有用户就意味着有钱,高德地图是免费给我们提供导航服务的,但是它有别的办法在用户身上挣到钱,月活超3亿人的高德,赚钱渠道要比你想象的更多。
由于高德被阿里收购后,已经不会出单独的财报,而且从前几年的财报来看,高德地图的盈利并不多,甚至有的年度还会出现亏损,但是高德地图毫无疑问是有收入的。高德的收入可以分为这几块:
第一块:车载导航预装收入。虽然“高德导航”手机应用是免费安装使用的,但是车载高德导航是需要收费的,这个费用是高德向车企收的,车企再转嫁给消费者,所以你使用的车载高德导航实际上包含在车价之内了。高德地图曾在去年的媒体沟通会表示,将以成本价格向合作伙伴提供标准化高精地图,平均每辆车年费不超过100元。与此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流量费用也是高德的收入来源。
第二块:广告收入。我们打开高德地图,经常会看到开屏广告,这就相当于高德的广告位,对于月活这么高的高德地图来说,这个广告位的收入是相当不菲的,除了开屏,高德地图的每一个页面都有广告,另外,像推荐周边餐厅、酒店等商家的排名,都可以收取广告费。
第三块:增值业务收入。2017年,高德地图推出了一站式公共出行服务平台——易行平台,目前滴滴出行、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摩拜单车、小黄车等出行服务商,已接入了该平台,在用户通过高德叫车的同时,高德将按照一定的比例抽成。除了打车业务,高德地图上还开放了团购业务,保险业务、加油业务,保养业务等等等,这些都可以为高德地图带来收入。
高德并不盈利,但是阿里看重的就是高德地图背后庞大的用户群体,地图业务本身属于底层服务,相当于提供了互联网的移动用户入口,只要聚拢了用户,凭借着阿里的大数据以及一系列的产品,都可以实现盈利,因此高德本身盈利与否并不重要了。未来,随着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发展
美团来了,优惠能持续多久?滴滴会不会因此降价?
美团入网约车市场以来,广受媒体和社会关注,为什么呢?对于媒体来说,最近确实没有什么题材,阿里这阵子没什么大动静。腾讯拉着一班小弟搞什么联盟,似乎不吸引大众眼球。自然,美团的动作,时机算是抓对了,得到了广泛关注,公关成功。至于优惠,按规则打市场的话,估计一两个月左右,时间太短,没有吸引到更多的流量,时间太长,也没人玩得起,管理部门也不允许恶性竞争。当初加多宝 王老吉红罐之争,也没降价呀,看人家玩了多久?个人估计,滴滴不会降价,降价,两败俱伤,不降价,就提升滴滴的服务,起码让司机能感受到存在。像马云一样,烧了二十亿,搞得全国关注,轮家还成立什么联盟,打通了任督二脉(消费者与商家),比做广告效果好多了。滴滴现在,想保用户少流失,上策是提升自己,垄断了这么久,技术部门可能有几个人在***了,管理部门也开启了自动运行模式,嗯,该醒醒了!
其实美团打车还没正式进北京,滴滴就已经开始降价了。
我很佩服滴滴的决策层,他们对可能造成市场份额威胁的美团做了充分的防御措施,在美团2018年1月以H5的形式在全国造势为开城投票的时候,滴滴快车已经开始做“1元购买20张七八折快车券”的营销活动来抵御美团的试探性进攻;从后来***约谈美团,美团至今在北京依然没有开城来看,这次的1元营销似乎反应过度,但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滴滴对威胁的重视程度,其背后是并没有因打赢两场战役(快滴/uber)而懈怠的团队和时刻警惕的管理层。
下面我理性分析下美团进驻打车业务会对滴滴有多大影响?
一个模型来分析这个事情最合适不过了—波特五力模型
上游供给端:各个城市分布的个人司机和机构司机,基本处于群雄割据状态,定价权在平台方的滴滴手里
下游渠道/用户:点状分布的企业用户和散点状分布的个人用户,中间没有流量占比较大的渠道(地图类渠道导流比例毫无存在感),定价权同样在垄断的平台方滴滴手里
同业竞争者:快滴被合并,uber撤离,滴滴垄断
潜在竞争对手:美团是最值得警惕的(因为它刚融了40亿)
替代产品:百度无人车有点遥远
所以美团若想侵蚀一部分滴滴的份额,必须投入重金重新购买司机和用户的信任,然而滴滴这两年的内功构建的护城河也是不浅的(用户体验不断优化+客服系统十分完备),也是美团抢用户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