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咖啡机换4500万融资, "速融"瑞幸还好吗?
一、首先抵押融资其实就是普通的融资选择,和股权融资的差别是,融资租赁的钱是要还的,股权融资是不用还的。
二、看看瑞幸钱亚治的背景“神州系”,高举高打是神州系的一贯风格,所以发展初期对资金的饥渴是不可避免的。
三、瑞幸的模式能否成立我觉得是比它的融资来源更值得关心的问题,星巴克经过多的努力才在中国形成了“去星巴克***”的文化氛围,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被颠覆的。还有就是瑞幸的小店模式是根本区别于星巴克的,即买即走的场景里少了消费附着的环境体验,能否形成长久的忠诚度是一个疑问。
四、开店数量短期可能赶上星巴克,但是店铺的运营、人员的培养、产品质量的把控这些内在的功力则不是一时半会能够修炼成功,在这之前瑞幸只能寄希望于通过低价留住消费者的心,一旦价格上涨,消费者大概率还是会回到星巴克。
所以,现在的的瑞幸不论是扩张还是争夺消费者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来维持,这是不可能停下来的,这和共享经济的逻辑是一样的,消费者规模意味着一切,甚至这比共享经济更残酷,因为滴滴们至少还都是从蛮荒中成长起来,而瑞幸则是在成熟的领域挑战成功的巨头,这几乎是一场骑士与风车的战斗。
瑞幸只要能上市那么对于创始人、管理者、投资人都是好事,现在瑞幸需要把市场占有率保持住,找更多的投资,维持住生命力,别在上市前死了,有别的资金投资分摊风险,都会很乐意。
瑞幸又不是靠咖啡机活着,咖啡机不值钱抵押换钱很值得,瑞幸是靠故事和营销活的,只要噱头还持续,资金足够烧,尽快上市就万事大吉,之后再坚持五年培养客户,就能够真正活下去了。
滴滴被曝亏损109亿,其中司机补贴113亿元,这可信吗?
大概率可信。虽然滴滴非上市公司,但甚是上市公司,其财务报表是经过非常严格审计才可能对外公布。对于司机补贴113亿元,看似很多,但实际均摊至每一笔补贴并不算多。
1.2018年是滴滴公司波澜曲折的一年。
2018年两件顺风车***案让滴滴成为风口浪尖的公司,只重盲目追求业绩、忽视生命安全让滴滴被全国人民指责。紧接着就是滴滴的不断提升安全措施,不断优化出行规则,2018年滴滴业绩来了一脚猛刹车,至今滴滴顺风车仍未开放。
2.滴滴出行的商业模式注定需要持续补贴。
滴滴出行的商业模式是典型的互联网玩法,烧钱要规模,在形成事实垄断后再开始寻求盈利。由于近两年曹操专车,神州专车,滴答出行等公司的强势崛起,使得滴滴必须持续补贴才能保持优势地位。
3.滴滴出行并不怕短期的亏钱,它在乎的是用户量。
滴滴出行融资超百亿,估值数千亿人民币,出行独角兽实力雄厚,不缺钱。2018巨亏109亿除了业绩原因,补贴司机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公司刹车做战略调整。
只要滴滴出行用户量在,滴滴就不会在乎短期的亏损,但2018的公众安全***确实给滴滴上了生动的一课。
对于网上曝光的滴滴财务报表,补贴司机113亿,亏损109亿,极有可能是真的。希望滴滴能够重视安全,让用户真正体验到科技带来的出行改变。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后,资深金融科技人士,用专业的知识、大白话的方式为您科普投资理财,让天下没有难懂的金融!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可信。造成滴滴巨额亏损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是对司机的补贴。虽然现在很多司机吐槽滴滴要收取30%的份子钱,但滴滴的补贴也确实一直存在。
这是春节期间一位滴滴司机晒出来的收入明细,一个月之内,总收入1.7万元,其中补贴就有5142万,占比近三成。
滴滴司机的收入主要由每天出车拉活的正常“基础收入”及平台的订单奖励、抢单奖励等“奖励收入”及乘客支付的动态调价、调度费、 高速费、感谢费、取消费、春节服务费等“其他收入”构成。
2月13日,据36氪获得的滴滴出行内部流传出来的财务数据显示,滴滴2018年全年亏损109亿元。
这个亏损金额是很惊人的,因为滴滴在2017年只亏损了20至27亿元。而且2018年3月,滴滴还曾踌躇满志地预计,公司主业在2018年将实现盈利,且净利润有望接近70亿元。
短短一年时间,滴滴究竟都经历了什么,才能让公司的亏损额扩大了约5倍?
一个最容易被接受的原因是把钱都补贴给司机了——据说2018年滴滴补贴给司机113亿元,比全年亏损额还要多。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把钱补贴给司机,滴滴早就盈利4亿元了。但事情真的如此简单么?
为什么移动打车app一直在烧钱,投资人还在不断投入?
很简单,他们在收集大数据。不管你是开车的,还是坐车的,还是竞争对手,以及许多别的相关的人和职能部门,他们比你都更了解你自己。他们知道他们未来赚钱的点在哪里!所谓赔钱十几年,赚钱就是几代人了。
移动打车App作为典型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一直烧钱却还继续能获得投资人的投入,其中主要的原因主要还是来自于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特殊性。
现在绝大多数互联网平台的商业模式和以前的传统商业模式已经完全不同了。本质上互联网平台都是提供服务的,即服务于平台上的用户,同时也服务于商家。支撑这个模式的核心是规模,因为所提供的服务需要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成本投入,这也就是烧钱的地方,但是当平台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些投入成本就会被摊薄。因此,投资人往往看的是在达到目标规模后是否能成为一个盈利的[_a***_]。当然,有些投资人可能看到的是上市时候是否是一个可以卖出去的故事。
移动打车App就是这样的一个互联网平台项目,打车平台主要提供的还是服务,为平台上司机提供揽活和资金监管服务,对于平台用户来说就是及时找到车和安全服务。所有的这些服务都需要先期的投入和运营的成本,这些成本在先期就需要通过烧钱来完成,但是这些基础建设不会跟着平台规模高速成长而以同样速度增长。这样的增速差理论上会让收入和支出达到平衡,然后收入高于支出产出利润。
互联网平台化项目在寻求融资的时候,投资人最关心的往往是市场体量,因为只有足够大体量的市场才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等到扭亏为盈的时间点。不过现在这样的市场已经非常少了,可能打车市场是最后一个如此的大市场了。
基本逻辑一:一个行业如果能够形成垄断地位,一定能赚钱。
打车属于大交通,在出租车行业,如果形成垄断,那么之后赚钱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烧钱是加速垄断形成的速度。
基本逻辑二:互联网拥有广大用户就会有机会盈利。
这一点被腾讯,阿里,百度反复证明。拥有了赚钱的方法很多,1,广告;2,增值服务;3,佣金;4,游戏等等。
最近腾讯还发明了一种赚钱的方法,利用自己海量的用户数来收购创业公司,通过投资和腾讯用户数的结合,做大创业公司的估值,盈利速度比主业务还赚钱。
基本逻辑三:未来靠想象。
现在目前的现状是烧钱,但是估值是大家对于未来的一直期望,是通过信用机制活在大家脑子里面的想象。只要大家还相信,就有实际的价值。房地产也很类似,因为大家相信房价能涨,房价就真的涨了。
估值在适合的时间会变成市值,这个转变就是上市,股民相信这个事情有价值,而过资本市场继续做大。
基本逻辑四:基础是这件事情有基本价值,有需求。
交通出行这件事情,在可预见的未来,用户有非常稳定的需求,并且打车软件提供了很好的用户体验(比如不用路招,可以提前预约等),还提高了司机端的效率(司机可以接更多的单子,减少空驶率等)。
整个社会也是需要这样的服务的,根基存在,基石很稳固。所以投资人敢投资。烧钱没事,将来财务报表做得健康就行。
看来你是门外人,不懂这个网约车市场。我来给你答案。
首先,你说的移动打车APP是指网约车,现在确实在一直烧钱,但是烧钱的程度远远不如过去几年。因为现在网约车市场已经被分割完毕,这也就意味着,投资人并没有加大投入。其次,投资人也不傻,投入那么多钱,就是为了赚更多钱,怎么赚更多钱?一是公司能够盈利,现在头部网约车中,排名第二的网约车滴答已经连续15个月盈利。二是能够上市***,目前国内网约车中,排名第一的滴滴和第二的滴答都传出要IPO,上市***是投资人最主要的目标。
最后,是看重网约车市场的前景,网约车市场有数万亿元的空间,庞大的前景让众多投资人带着钱趋之若鹜进入。
谁告诉你他们还在亏钱,看他们的账面数据?他们投资的实体经济是打车,其次是帮他们经营的这个人,一个投资人的资金不多,当几个投资人同时看中了一个人,所有的资金同时集中在一起那就不一样了,通过滴滴的子公司投资了其它N个项目全部赚钱了,包括滴滴打车实体也在赚钱,亏损的实际上是研发团队,无人驾驶啊,新能源汽车啊,人工智能啊……随便一项研究成果都能翻数倍。投资客不是傻子,他们的钱是长了手的,出去拼命帮他们抓更多的钱回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神州专车融资情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神州专车融资情况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