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可以拿来吹牛作为谈资的历史冷知识?
在美国洛杉矶郊外的帕萨迪纳,有一块戒备森严的区域,它隶属美国宇航局,是全美国家级秘密机构。近年为了普及太空知识,该机构才每年对公众开放两天,而且只开放部分区域。这里就是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简称JPL。
这个实验室最早可以追溯到1936年,是加州理工学院的5个熊孩子弄出来的兴趣小组。这5个年轻人执着的认为只要动力足够,板砖都可以飞上天,何况是人?于是他们孜孜不倦的用酒精驱动马达做各种实验,期待把人送进太空。
1939年这帮哥们终于浪出事儿了,他们毫无节操的在宿舍进行实验,大概是燃料填充过量,那个实验的火箭爆炸了。除了把五个熊孩子熏成了黑叔叔,宿舍的外墙也被炸出个大洞,差一点就闹出人命。
学校肯定是不可能惯着他们的,这五个熊孩子被赶出了宿舍,但学校还是鼓励研究的,给他们找了个河谷当实验场地。这五个熊孩子就在那个河谷愉快的开始各种实验,积累了无数惊世骇俗的实验数据,在未来他们都成为改变世界的人。
他们分别是弗兰克·马利纳、钱学森、威尔德·阿诺德、阿波罗·M·O·史密斯,以及杰克·帕森斯。没错,我们的火箭之父也是熊孩子中的一员,现在大家该知道为啥美国人认为他价值五个师了吧?
2015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火星救援》曾隐晦的讲过这个故事,向这些伟大的科学先驱致敬。
作为开国元帅之首的朱老总其实很有趣,大抵上他留给我们的印象有点单调。这是一个旧军阀出身的好人,他有中华民族一切的传统美德,性格憨厚质朴、低调谦和、勤恳刚健,还有很棒的人缘,总之就是一个中国老农民的形象。
其实朱老总洋气过,他曾就读于德国哥廷根大学社会哲学系,那是欧洲的顶级学府,仅次于剑桥、牛津、柏林洪堡大学和巴黎大学,在欧洲排名第五。无数欧洲最顶尖的科学家和政治家都出身这里,比如数学家高斯,比如铁血宰相俾斯麦......
就读哥廷根大学期间朱老总虽然年纪偏大,但成绩真的还不错,那时候他的画风其实是这样的:
之后朱老总离开德国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进修,同时研习现代军事理论,于1926年夏季毕业回国。之后长期的戎马生涯加上极度艰苦的生活条件,才让朱老总成为我们熟悉的那个样子。
(长屋)
***教社会的基础就是家庭,家庭的基础就是床。中世纪平民一般居住在“长屋”当中,里面不分单独的房间,一家人吃饭睡觉都在一起。房子当中最重要的家具就是床,所有的家庭成员都睡在一张床上,甚至连客人和幼小的牲畜,也在同一张床上。
床很贵重,所以一般会作为遗产,祖祖辈辈传下去。我们看莎士比亚留下来的遗嘱,上面就提到了“第二好的床留给妻子”。莎士比亚是绝对的大富豪,却要在遗嘱***别提到床的作用,足以证明那个时代床的重要价值。
《私人生活史》中提到,稍好条件的家庭,一定会在儿女结婚的时候准备一张大床。当时床架的尺寸一般为5.5—11.5英尺之间,平均为10英尺。(史料当中并没有说明是长度还是宽度。)如果真的是10英尺,那就是一张3米的大床……
(集体生活往往会忽视隐私)
因为大多数人都比较贫困,所以寒冷的夜晚都会挤在一张床上取暖。在白天的时候,人们也会在床上吃饭、交流、玩耍,基本没有隐私可言。
在稍微富裕点的家庭,一张大床也是财富的中心。通常来说,床的周围是一圈大箱子。中世纪人们收纳珠宝钱财或者其他衣物财产,全靠这些箱子。而这些箱子,就被整整的放在床的周围。
史料记载,约1328年时,西蒙内·马蒂尼的一幅绘画,反应了资产阶级卧室的场景。在这里,一张巨大的床旁边,放着一个“闪闪发光的红色箱子”。1365年,乔瓦尼·达米拉诺所绘制的圣母玛利亚出生的场景,也是一张非常巨大的床,旁边放了一个大长箱子……
我还真有可以拿来吹牛作为谈资的历史冷知识,或许大家对这些不了解,所以才能作为我的谈资。
大家都知道,半人半仙的诸葛亮本事了得,但是你们可曾知道他也曾被骗的故事呢。
话说刘备带着他的好兄弟关羽和张飞去请诸葛亮出山,曾经三顾茅庐。
说实话,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请,可是诸葛亮就是不出山,甚至连面都不见,也就是刘备这脾气比较柔和,火爆脾气的张飞早就受不了了。
这第3次去了,张飞实在受不了了,但是他知道这关乎大哥的事业大事,所以也不敢鲁莽,但是他想了想,看了看刘备坐在外面等,日头都很高了,汗流浃背的,也不是个办法,急得转来转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诸葛匹夫,你再不出来我就放火烧了你的房子。“
听张飞扯着嗓子大喊,气得刘备也想骂娘。刘备走到张飞跟前,恨不得踹张飞两脚,刘备阴着脸让张飞坐下,张飞却一个劲的向刘备挤鼻子弄眼儿。
刘备明白了,张飞这是虚张声势,逼诸葛亮出来。果不其然,诸葛亮也早听说张飞的名号,知道他是一个火爆脾气,万一真让他点了房子就麻烦了,于是赶紧走出房来与三人会见,之后一直兢兢业业的辅佐刘备,建立了三分天下的霸业。
现在只要是古装剧,里面有皇帝的,都有一句大家很熟悉的台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口,来跟他们聊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正确断句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也可以选择不断句直接读下去。
而像电视剧里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断句实际上只是一种误解——因为圣旨上的皇帝是“天子”,“天”和“皇帝”写在一起时要平齐,所以“皇帝”二字要换行顶格写和天同排,显得两者是平等的。
另外,“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最早使用者是朱元璋,明清使用是合理的,但明朝之前使用则属于穿越行径。
当然,因为现在满大街都是清宫剧,因此大家也很难从时间上挑出什么毛病。
还有一点,“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是明清时期诏书的开头,而且诏书的结尾通常也有类似的固定模板。
以清朝为例,模板有:
1.“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2.“布告中外,咸使闻之”;
3.“布告中外,咸使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