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王为何宁愿在秦国为囚而终,都不愿意回国当王?
成为囚徒的楚怀王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力,他不想回国吗?非也,事实上楚怀王回国之心异常炽烈,为此他还进行了一次逃亡,只可惜没能成功,又被抓回去了,自此怀王归国无望,郁郁而终。
楚怀王是楚威王之子,继位时,他接手过来的是一个富庶广大的江山,此时河南南部、陕西汉中、湖北、湖南北部、江西、浙江中北部及江淮地区尽为楚所有。
它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强国,只可惜在楚怀王治下,国势日衰,尤其是丹阳、蓝田、召陵三战,楚军皆败,丧失大片领土不说,其大国地位一落千丈,楚国自此一蹶不振。
而这一切的导火索,就是张仪设下的一个局。
公元前312年,张仪出使楚国,舌灿莲花的张仪在楚怀王面前罗织了一副美好的画面——断齐楚之交,得秦六百里土地。
这笔买卖太划算了,虽然此时的楚国与秦、齐并列三强,但楚怀王并没有什么把握打得过日渐兴盛的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扩张领地,何乐而不为呢?况且战国时期的联盟本来就很薄弱,弃齐也没什么损失。
楚怀王慨然应诺,一脚把齐给踢了,然而他获得的土地不过六里罢了,张仪玩了一个文字游戏,秦国食言了。
尊严受到挑衅,楚怀王当然要反击,所以就有了丹阳等三战。
先是被骗,然后被反教训,楚怀王也不敢再摆什么架子了,他被打怕了。受过的屈辱,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公元前299年,秦国复夺楚八座城池,秦昭襄王故技重施,约楚怀王于武关会面。
楚怀王这时候不知道是畏惧秦国,还是真的想占便宜,居然答应了这个请求。
这一去,就真的不复返了,诸侯会盟的事情多了去了,可就没有几个人干出过扣押国君的事情,秦干了,国际舆论哗然。
一代大国之王,自此沦为阶下之囚,什么八城之诺,不过又是一张空头支票罢了。
秦国名声已臭,那不妨再臭点,反正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谁也不能奈他何。
楚怀王宁愿在秦国为囚而终,都不愿意回国当王,这是《大秦帝国》的桥段吧,楚怀王可不是刘备的儿子阿斗,投降后乐不思蜀。***为了塑造主人公高大上的形象,少不了杜撰、粉饰,呵呵一笑就行,千万别当真。
一代君王被囚之死,要说背,古往今来,楚怀王算是一位。可楚国人偏偏却怀念他,谥号追为“怀”。
一位让国家屡屡吃败仗,失去国土,损兵折将,最后还克死他乡的君王,楚国人民为什么要怀念他。
简而言之,不外乎悲悯,还有楚怀王囚禁的日子,还算是守住了一个大国君王该有的气节。
屈原的《大招》就是招楚怀王之魂的。
可是对于楚国人来说,与其说人们怀念楚怀王,不如说人们怀念曾经煊赫天下,称霸南方的大楚王国。
楚国真正败落,成为弱国应该就是从楚怀王开始。楚国立国在西周初期——成王时期,虽然不过封地五十里,小小的子爵。可是,西周中期楚国就自称为王,誓要与周天子平起平坐。
那时候秦国还不过是周天子手下的一个大夫,连个正经的封地和爵位都没有,更别说立国。
楚怀王熊槐,是楚威王之子,在他执政初期,楚国的经济和军事都非常强大,与当时风头正健的齐国和秦车并列诸侯三强。那么,楚怀王是如何走到被秦国俘获,有家不能回的境地?他最后已经逃脱了,为何又回到秦国呢?
(楚怀王剧照)
想要知道答案,必须先了解下楚怀王这个人。
后世一提到楚怀王,就说他是个淫奢好逸的昏君,原因嘛,就是宠幸妖妃郑袖和佞臣子兰等人。而对于良臣屈原却百般排斥,以至于国事日非,他却不自省。
其实,楚怀王开始也不是这样的。
公元前328年,27岁的楚怀王继承了王位,他很快理顺了政务,并尊贤任能,从谏如流。这样一来,楚国人才济济,楚国大业也蒸蒸日上。同时楚怀王针对时弊进行了一系列变法和改革,因此强大的楚国一片生机盎然。
国泰民安后,楚怀王开疆拓土,先率大军攻打魏国,直到魏国同意割让8座城池才收兵;紧接着又以绝对的实力让赵国和魏国归顺于他,并联合燕、赵、魏、义渠、齐、韩攻打实力强大的秦国。
身为一国之君,有哪一位国君会待在其它国家不愿意回国呢?这是没有的事,相反,楚怀王自从被秦国囚禁就一直想回到楚国。
楚怀王算是楚国最后一位明君,楚怀王之后楚国开始明显衰落了,楚怀王同时也是信守礼乐文化的最后一位国君,而楚怀王之所以被囚禁,就是因为他信守礼乐。
礼乐就是礼仪与音乐,泛指一个国家的社会习俗、典章制度与国民精神。是周公旦创立为来维护统治的一种软实力,或者是一种贵族精神,但在周朝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各诸侯国不再遵守礼乐,开始了尔虞我诈,无所不用极其,只要能达到目的。
楚怀王前半生还算颇有作为,曾经任命公孙衍为相,楚怀王为纵长,联合六国及义渠一起讨伐秦国,这一次七国伐秦,攻破了秦国的函谷关,差一点变灭亡了秦国,这是东方六国唯一一次对秦国有最大威胁的机会,可惜由于六国内部矛盾重重,最终秦国割地求和而作罢。
而楚怀王被囚禁就是因为轻信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张仪,楚怀王最后客死他乡,就是这个张仪给害死的。
七国伐秦之后,齐国与楚国结成联盟,秦国为了报复楚国,设下***,张仪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在秦国为相,张仪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于是对楚怀王说:只要楚怀王与齐国弃盟断交,秦国将割让六百里的商於之地给楚国。
商於这个地方大概在今天的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处的陕西省商洛市到河南省淅川县一带及周边地区,这里离咸阳很近,算是咸阳南边的屏障,这个地方任谁想,秦国也不可能让给楚国,让给楚国不是将咸阳的南边门户开放给楚国吗?
不要把《大秦帝国之崛起》的剧情当作历史。所谓秦昭王、宣太后放楚怀王回国的剧情,纯粹编造,并无历史资料支持。
当时的形势是:秦国不放楚怀王,否则秦国会送楚怀王到楚国;楚国不请求秦国放楚怀王,因为楚国一请求,秦国就会提出土地的要求。
于是就在你不放人、我也不求你的状况下过了几年,楚怀王去世了。秦国不得不理亏的把尸体送回楚国安葬。这件事情,让秦国抬不起头来,在某种程度加剧了秦国一统的难度——因为没有人相信秦国了!
在秦昭王之前,秦惠王、秦武王时期,秦国还会和魏国、楚国等进行联盟,甚至战国初,还有魏国、秦国共同攻打韩国的记录。但在秦昭王扣押楚怀王之后,东方六国再无和秦国结盟的记录,除了张仪时代和秦国结盟的宋国之外。
五国伐齐的赵国接纳秦国的原因,是因为燕国的原因。
除此之外,秦国从来没有一次提出过合纵的方案——因为秦国的提议,在楚怀王被扣押后,再有无人相信。
不要说秦国始终强大,什么奋六世之威的,如果没有吕不韦和秦始皇、李斯等人的出现,秦国想要一统非常的难。邯郸之围后秦国战败到吕不韦做丞相前的时期,秦国也是出于虚弱状态。
信陵君合纵击败秦军之后的十几年秦军不出函谷关就是秦国虚弱的最大证明。正是这十几年秦国重新组织了自己的力量,才有统一的出现。
扣押楚怀王,除了让秦国在战国时不被信任,还在秦亡时有楚人的报复式心理。可以说秦昭王这个愚蠢措施祸害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