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为什么去秦皇岛的人那么多?
今天特意去北戴河、黄金海岸、阿那亚社区、渔岛温泉开车转了一圈,特别是北戴河到处都在堵车。看了一下车辆牌照,基本都是北京、天津、唐山、辽宁沈阳的居多,很奇怪的是也有很多黑龙江和全国各地的牌照车辆,说明今年“五一”小长***到秦皇岛来旅游的人群,比往年有了很大的改变。而且,大多数都是自驾游,旅游区的住宿并没有被定满,还有很大的空间。
自驾游的大量汽车,直接造成秦皇岛海岸线附近的景区堵车严重,特别是北戴河整个旅游区出现堵车情况。不过,经过大量的交通警察疏导,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北戴河旅游区道路比较狭窄,多数都是双向单车道,停车场相对来说比较少,这是秦皇岛需要加紧改造的主要问题。
秦皇岛玩的地方多,夏季凉爽,虽然现在不不能下海嬉戏,但有大海相依,海鸟相伴,海鲜饕餮,再加上很多大型***游玩的地方。另外离北京近,周边北方城市都不远,五六天***期正好休闲度***玩耍。秦皇岛北戴河又是著名的度***别墅区,中央各大部委都有疗养院,避暑胜地名不虚传。
秦皇岛有山有水,主要是有大海,气候宜人,还有点海鲜,周边城市很多,所以一到***期都来这里游玩。近年来,汽车普及,开车来秦皇岛的人越来越多。
但是,交通拥堵厉害,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汽车数量的增速。开车来的人都会感到很遗憾,很失望,不会有旅游后那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开车来这里游玩一下的大都是过去没来过这里的人,有少部分情侣游客。来过一次的人一般不会再来。
秦皇岛去过好多次,今年真没去。
五一自驾的人非常多,那么东北地区想出门的人,都绕不开秦皇岛。尤其是黑、吉地区,将近700-1000公里的路程,第一天只能开到秦皇岛,既然来了,那就待一下吧。
更多的人,目的地就是秦皇岛。你想,五天时间,来回两天,只剩3天,根本跑不远,秦皇岛春暖花开,风景不错,是个理想选择。
京津地区的人,如果不南下,最近最实惠的地方也是秦皇岛。对于内陆人来说,海边的吸引力极大,这个季节海鲜不少,秦皇岛是个理想的去处。
秦皇岛其实不大,只要人稍微一多,接待能力就会吃紧。比如刘庄,就那么大地方。人多就盛不下了。
秦皇岛最好的季节是7月,绝对是避暑的好地方。
刚从北戴河海滨回来,人确实不少。见到了一个总觉得不太舒服的事情,看看网友怎么看?北戴河海滨最靠近海边的中海滩路东面修路已经断交了,好多外地车辆找不到停车地方,考虑到反正也没有车辆通过,就把车辆停在了已经断交的路的两侧。可是交警不失时机的过来拍照、罚款,有的车主问警察说:反正这里也断交了,节日车辆这样多,就不能通融一下吗?警察说:有没有停车地方不归我管,你车停这里我就得罚款!
我作为一个秦皇岛人,听着警察的回答,觉得特别生硬那。网友觉得如何?
曹操不仅是个军事家,还是个诗人,他的诗歌,有何特点呢?
曹操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曹操今存诗二十首,都是乐府诗,史家曾称其为“统军三十年,每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
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还有抒情的《龟虽寿》等。其散文《让县自明本志令》表达了一个成熟政治家的雄浑气魄和深谋远虑。行文洒脱,挥洒自如,对魏晋南北朝的文风有积极的影响。
曹操的诗,上继先秦两汉民歌的优良传统,
下开建安时期“梗概多气”的现实主义诗风。
再加上其特殊的政治地位,使其诗歌与其他建安诗人相比,颇具独到之处,诗人将其昂扬奋斗向上的精神和悲凉浓郁的心境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古朴苍凉、雄浑顿挫、慷慨激昂、震撼人心的艺术风格。
附:短歌行
【作者】曹操 【朝代】魏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曹魏***的奠基人。曹操喜欢用诗歌、散文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反映民间疾苦。他是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也是建安文学倡导者、践行者。
曹操善诗,他的诗歌思想深邃、意境开阔、气象宏伟,有帝王之气。在他的诗歌里,更多地抒发个人抱负,展现自己建功立业的胸怀,同时,他的诗比较敏锐地反映了东汉末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场景,展现了一个政治家的胸怀和抱负。曹操诗歌现存不多,仅有20多首,在内容上主要有三类:一是时事类,二是抱负类,三是游仙类。在风格上,曹诗朴实无华、不尙藻饰。在情调上,以慷慨悲凉为特色。在体裁上,运用乐府旧题,抒写全新内容,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极其深远。
有感于三曹父子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我曾写有《七律:读三曹诗选有感》一诗,供朋友们批评:
汉魏三曹独一枝,
文治武略史称奇。
东临碣石观沧海,
北击乌巢出劲师。
文帝燕歌思妇叹,
陈王白马侠风吹。
建安风骨垂千古,
曹操诗主要特点大概有两个:
第一,他是四言诗的终结者,他用四言诗言志抒怀,表达志向,在一个高峰上终结了这种诗歌样式。上古诗歌,都作四言,起于《诗经》,止于曹操。中国第一部诗集是《诗经》,但里面没有现在流行的五七句,诗句都是四字。到曹操的《观沧海》、《龟蛇寿》和《短歌行》嘎然而止,象一阙长歌,高调结束。四言诗,写得最好的是曹操,曹操之后,再无好的四言诗。现在乡间还有一些村老,在婚丧嫁娶中唱赞一些四言诗点缀斯文,但都是下里巴人,上不得台面。
第二,他是五言诗的倡导者,用五言诗书写社会现实,推动五言诗走上了文化历史的舞台。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是五言诗的开拓者,中国五言诗,从建安起步。曹操以《薤露行》、《蒿里行》和《苦寒行》等歌行体为载体,关写民生和战争,如《蒿里行》中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遣一,念之断人肠”,无疑是东汉末年人口从三千万锐减到四百万时,社会真实状态的描写。他想改变这种社会现实,在他统一北方后,普遍军垦屯田,使北方的民众生活明显比南方安定,形成了后来由北方统一南方的基础。他权倾天下,一生不曾称帝,也是为社会安定。他在世时,天下无人敢称帝;袁术敢称帝他就逼死了袁术。
曹操留诗还有另外二十篇,诗中三四五言交叠运用,艺术特点网上有很多分析,我就不说了,我个人认为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终结了四言,开拓了五言,认识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曹操是个文化大家,他的诗文一改之前的颓靡之风,他以诗为实,气韵沉雄,大有英雄之气。鲁迅就曾说: “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爷,一改汉朝那股颓靡之风。”如加上同时代的曹植、孔融、陈琳、王璨等“建安七子”,后世将这期间的诗文风格成为“建安风骨”。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他们的诗文是有骨头的,有着独特鲜明的风格。后人评价曹操的诗文“如燕赵老将,气韵沉雄”,即慷慨豪放,又非常有胸襟。站在了一个高度,言之有物。在赤壁之战前,大江之上,曹操横槊成诗,一气呵成《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充分表达了求贤若渴的心情以及统一天下的壮志,这首诗千古流传。
而当曹操北征辽东胜利之后,他已53岁。壮志暮年的他又写下名篇《龟虽寿》,展现出一个不服输、不服老,但又能客观的看待生老病死的豪情。
曹操的诗歌多为政治抒情诗,曹操写诗最擅长的特点是将叙事、描写和抒情融为一体,曹操的诗歌整体都具有鲜明的抒情性和时代感。曹操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境界开阔,气象雄浑。
就诗词艺术特点来说,曹操诗歌有三大艺术特点:
上面说过曹操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而曹操所处的时代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割据的乱世时代,所以曹操的诗歌具有那个时期显著地慷慨悲凉的艺术特点。
在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时代,很多文人多会去描写现实生活中的时代***和人民的艰苦生活,这也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而“建安风骨”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莫过于三曹,也就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曹操父子三人和女诗人蔡琰以及建安七子组成了“建安风骨”的文学风格。
所以曹操诗歌中一大特点就是悲凉慷慨,比如曹操大概在赤壁之战前后写下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慷当以慨,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当我们读到这里时情不自禁的就会想起赤壁之战的激烈,曹操一生南征北战,戎马倥偬,但是在即将实现统一大业之时,一生纵横天下无敌手的曹操却惨败于周瑜之手,所以曹操才会发出悲凉的感慨。
曹操的诗歌第二大特点就是雄劲奋发,最具这个特点的就是曹操在征讨乌桓归来时路过现今秦皇岛昌黎县碣石山,临山望海所作的《观沧海》,以及时间前后差不多的《龟虽寿》,这两首诗歌中的诗句都是那么雄劲奋发,让人读来热血沸腾。
尤其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两句诗真的是写出了奋发之心,不服老不服输之心,每每读来都让人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