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到底是乘客顺风还是车主顺风?
前几天我遇到一个极品妖怪,下的1点05分的单,到终点有21公里,全是城区道路,加上红绿灯,限速和一小段拥堵等,我全程开了43分钟,最后到目的地时,怪我害他迟到,她说1点半上课,1点48才到。我当时就怼她,你是没钱又想***,自己没钱买飞机。
接过几单顺风车,初衷不是省油,完全是一个人开车无聊,选个顺路的美女聊天打发时间。改版后尝试接过一单,以后打算只接有行驶证认证和驾驶证认证同是车主的乘客了,有车的并接过单的人才理解顺风车的含义。
对于改版后的顺风车我都不想用了,先不评价它改版的的怎么样,看看最近大家反馈的使用量和吐槽就知道了。
我认为顺风车就应该由司机指定乘客的上车地址和下车地址,在不改变司机原行驶轨迹的情况下接顺路乘客,由乘客自行到达司机行驶轨迹离自己最近的上车点,才叫顺风车。当然,加价叫车的可以酌情考虑,但是态度不好的乘客可以出门左拐打快车或者专车。
同意的点赞。
个人认为:顺风车是以私家车主的行程为主导而产生的选择乘客同乘的行为。可事实上目前的顺风车业务已经是被设置成满足乘客顺路的原则,更多是为乘客提供服务,不光是路程顺着乘客,时间上也基本是顺着乘客约定的时间点去。
毕竟对于滴滴平台来说,乘客是他们营收的开源,司机是他们营收的工具。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平台对乘客更加重视。乘客约顺风车的感觉就觉得自己是被服务的对象。过分的就觉得自己是大爷,普遍的乘客理解是司机开车来接让司机在路边等几分钟打电话了才过来,上车十个里9个是往后座坐,美其名是有安全感,全程不说话玩手机看剧的据多…不代表所有乘客。
对于乘客付出的是拼车的费用,约1元一公里,对于车主,服务乘客需要多花时间和绕路的路程,其实每个车主的消耗成本(举例本人车辆落地价36万,每年保险加车检成本1万,停车成本2000元,其他维修违章不算,一年开车也就1.5万公里,2.0t排量每公里的油耗约8毛钱,综合消耗成本就要每公里3.5元左右。)基本上乘客只承担了1/3的成本。
所以顺风车其实是乘客更顺!请给顺风车主更多尊重。全手打
顺风车自然是车主与乘客都顺路,但最终还是乘客更顺。因为要到乘客起点去接又要送到乘客终点。说是顺风车其实乘客是花了顺风车的钱享受了快车的接送待遇,而车主总要绕一些路。有时还会出现乘客不接电话,到了起点站乘客却乘其它的交通工具走了。这就是为什么车主不愿接短途顺风单的原因。基本达到80的顺路率算是比较顺路的。
我觉得滴滴顺风车是一种共享***,共赢的一个平台。
1.***如车主每天上下班来回40公里(单程20公里),每天接两单,得40元。这40元已经足够补贴油费,除去车辆损耗可能还有盈余,但是我们不能把司机车费有所盈余就把他当做"赚了",要知道很多顺风车主也是有正当职业的,时薪大部分都超过40元每小时吧,接一单顺风车起码多花半小时,这么算可能你就不觉得赚了,所以顺风车不能直接说司机赚了,只能说车反正也得开,乘客帮他分担了原本就要支出的油费跟损耗成本,司机相应付出额外的时间成本。
2. 乘客也有时间成本,所以他们需要花钱来节省时间成本,他们有几种出行方式,A.公交耗费更多的时间成本,花更少钱,B. 出租车/滴滴快车相对省时间,花更多钱,C.顺风车时间介于两者之间,花费也是介于两者之间。既然乘客选择了顺风车,肯定是乘客已经衡量顺风车是他时间成本与车费最合理的一个方案。在以往没有顺风车的年代,乘客又急着出行,只能寻求更贵的交通出行方式,现在多了一种出行选择,实际省了不少的钱。
3.既然以上说了司机/乘客均得益,那就是一种双赢。乘客主动发单,不能预想什么司机会接单,司机接单,一定程度已经衡量能达到他"顺风"的要求,双赢。那为什么会出现讨论车主顺风还是乘客顺风问题,就是因为契约精神没有被贯彻落实,平台规则被漠视的原因,不是司机路逗远了,就是乘客要求过分了。当司机想赚多点钱,拼单多了,并且顺路程度又低,必定损害乘客的时间成本。当乘客用乘坐快车的方式要求司机,或者不守时,不合理差评,态度恶劣,也必定损害司机的时间成本跟利益,矛盾就此产生。
绝大部分司机都是很好了,但是也有部分专业的顺风车司机(黑车)为了赚钱而过度损坏乘客的用户体验,也有一些对女乘客不友善的司机。不过想说的是***哪里都有,并不是顺风车特有,最后也希望滴滴顺风车平台能更多地保护司机的权益,司机很多时候真的太委屈了,不是为五斗米,没有英雄愿折腰,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纯手机敲字,望支持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徐泾专车接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徐泾专车接送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