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公路G318真的是“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吗?
国民公路G318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
你所表面看到的东西是美好的,但是当你亲身去经历/体会的时候,却没有和你看到那样简单/美好.
谢邀!
318国道被称作是中国的景观大道,东起上海西到西藏的樟木口岸,全长5476公里!
而题主说的“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说的是318国道最精华的一段,也就是成都到***这段俗称川藏线!全长2160公里!
川藏线骑行从四川盆地开始,沿途囊括了川西高原、理塘草原、横断山脉、林芝高原雨林、雪山冰川等多种地理景观,可谓是风景的饕餮盛宴。
从成都出发,延青衣江而上,首先要经过二郎山,下山到康定,康定是茶马古道起点,有一首康定情歌大家听过吧,说的就是这里!泸定,建议去泸定桥看看!
第2座山康巴第一关折多山(海拔4298米)。这个折多山是折多。(小伙伴称它为折磨死人的山)
第3座高尔寺山(海拔4695米),但是已经通隧道,如果是骑行省了不少的力气!
新都桥被称作是摄影家的天堂,天然氧吧。这个可不是吹的,因为本人曾经去过,所以我建议各位看官到了新都桥不要着急走,多感受几天!
第4座剪子湾山(海拔4695米),已通隧道!
受到环境、气候、地理因素的影响。这条公路所经过的地方地形复杂,气候变化无常。
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同时又充满诸多不稳定因素,风险与挑战并行。对于广大沿海和北方的小伙伴们来说,会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正如同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一样。它们都是在特定环境、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国家的强盛使得我们现在交通网络发达,对于老一辈来说,有很多比这条路更为险峻的路。只是我们未曾走过,也从未见过。
那些留下的之所以为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代表着一代人的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梦,我们很难想象当时修这条路时的境况,但一定是一群平凡的人造就了不平凡。
险峻的背后是无数的血与泪。
通常所说的国民公路G318是指它从成都到***的那段路,俗称 “川藏线”,川藏线堪称整个G318的颜值担当,是世界知名的景观大道。
那么这样出色的一条公路为什么会说是“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呢?这个比喻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美国灾难片《龙卷风》,讲述追逐龙卷风的人们在极端环境中的极端感受。正是这两个极端,让他们既见到非常景象,也经历非常考验。同样川藏线地处高原极地,也是非常环境,就必然有非常景色。
可能因为如此,走过G318的人,回来以后多半会把自己当根葱,他们在走完G318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要跟他聊天,他保证不出三句话就能把话题引向G318,比如:
你:“今天天气真好……”
G318公里是一条通往***路途必经之路,烈日、浓雾、暴雨、冰雹、彩虹、夕阳,途中遇到泥石流还硬着头皮冲了过去。一天之内经历三季,山山不同天,乃中国景观大道,318国道的风景总是给人惊喜。
本是同属一个省,为什么拆分后的安徽和江苏两省的发展差别这么大?
江苏和安徽的差距也是历史原因:1.主要的是江苏的位置更好,靠近上海,沿海。这样江苏的发展就没有那么局限,在各方面的带动下发展的越来越好了,经济水平也比安徽省高。2.清初时,江南一省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就占了全国的近一半,于是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而江苏的人才占了江南省的一大半,所以有人才才会有发展。
3.江南省分为安徽和江苏两省,但安徽和江苏在清朝仍是全国富硕的省份之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安徽每年所上缴的赋税一直可排在全国前五位。抗日战争中,安徽省会安庆沦陷,安徽省***被逼从安庆迁出,先后随战事的展开,暂驻立煌(即今天的金寨).芜湖、合肥等地。1949年合肥解放时,由于安徽巢湖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还未完全解放,***中心暂时在合肥设皖北行署,之后渡江战役总指挥部即设在了肥东,1952年安徽省人民***正式树立,中心决议省***驻地合肥。
4.省会由沿江的安庆迁于内陆的合肥,使安徽在政治心理上由东部省份变成了一个内陆省份,也使安徽展开的眼光局限于合肥周边!合肥展开了这么多年,所辖三县照常落后,长丰仍是国家贫困县!合肥的周边城市,如六安、巢湖、滁州、淮南也没有在合肥的带动下富起来。
我想大概原因也就这些了吧!
江苏和安徽曾经是一个省,现在发展的差别也确实很大,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地理位置的问题,一方面是政策的区别,一方面是发展模式的不同。
曾经的南直隶
明清时期的南直隶确实经济比较发达,直到清代初年,依旧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农业发达,商业繁荣,文化昌盛。清代初期,改南直隶为江南省,江南一省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每逢科举考试,江南省上榜人数占了全国的近一步,有了“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这样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省份,又是前朝的国都所在,反清情绪也相对高涨,因而非常有必要分而治之。因此清代统治者为了维持满清的中央统治,决定将江南省一分为二。
清代初年的江南省
江南省虽然发达,但并非到处都发达,整体上是南部比北部好,东部比西部好。换句话说,就是安徽的江淮及长江以南比较发达,安徽的皖北和江苏的苏北比较落后。
安徽江苏分家
在江南省分家的过程中,清代统治者的分家方案可以说深刻的改变了安徽,江苏两省之后的发展方向。由于考虑到江南省不管是西部还是东部,都是江南相对发达,江北相对落后,因而在江南省的分家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并没有沿着长江或者江淮一刀切,而是沿着南北方向将江南省分成东西两块。西边完全成了内陆省份,而东边则是临海,这在当时没什么大的影响,而在当代,没有沿海的安徽和有沿海的江苏,发展明显就不一样了。
江苏和安徽分家之后,非常搞笑的是,安徽的官员一度拒绝到安徽办公,赖在江苏不愿意走,而这一赖居然赖了近100年,直到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才从江宁正式迁到安庆。不得不服当时的安徽官员,从顺治朝一直拖到乾隆朝才到安徽办公。而这一段故事,也就成了很多安徽网友调侃的话题,认为南京是江苏的省会,也是安徽的省会。
江苏省和安徽省原来都是江南省的一部分。而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省”。而当时做为明朝起家的江南省可以说是当时全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 到了清初,当时满清***出于统治安稳的考虑,把当时过于强大的江南省拆分为江苏和安徽两省。
原本的江南省虽然经济比较发达,从整体上来说还是:南部比北部好,东部比西部好。但两方差距并不大。
但到了近代,安徽与江苏的差距才开始慢慢扩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间的差距更是越来越大。
这其中地理原因占很大一部分影响:都知道改革开放前期,沿海城市接触外来新鲜事物肯定比内陆城市先行一步。当时交通还不是很发达,中国对外交流主要靠海运,江苏东部海岸线很长,而安徽则成了一个内陆省份。江苏,由于有地理位置的优势,越来越好,而安徽受限于自然条件,只能在农业上发展发展,在工业上,被曾经的兄弟甩了一大截。
人才方面:出古至今江浙两省一直是人才辈出。自唐代科举制度以来,中国历史上共有416位状元,其中江浙两省就占了114位。明清时期的202位状元中仅苏州地区就有35位。新中国成立至今,江苏更是从状元之乡变成了院士之乡。这些人才更是给江苏带来了当时世界上非常先进的技术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