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是个怎样的人?
李光弼自幼为人严肃、深沉而刚毅,喜读班固的《汉书》,治军极严,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及部将史思明反叛,郭子仪欣赏李光弼的军事才能,向唐玄宗推荐他,玄宗诏李光弼摄御史大夫,持节河东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兼云中太守,后又加魏郡太守、河北***访使。
大将严颜在归蜀后为何并无建树?
黄忠、严颜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两位老将,两人年龄相当,也都在相距不长的时间内先后归顺刘备。但是前者成为蜀汉“五虎将”之一,名垂青史,后者却是默默无闻,并未在历史上留下单独的传记。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这个疑问,是《三国演义》给大家带来的错误印象,在历史上,黄忠和严颜有着完全不同的机遇,这导致了他们之间命运巨大的不同。
先来说说黄忠,历史上他的早期记载也很少,只知道他是荆州南阳人,曾是刘表麾下中郎将,和刘表的侄子刘磐一起镇守长沙攸县。中郎将是汉朝低级将领,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职权、品秩相差很多,前面加称号的如曹丕的五官中郎将、诸葛亮的军师中郎将、周瑜的建威中郎将,地位就要高很多。而至于黄忠的中郎将,只能算是刘表帐下的中低级将领。
曹操占据荆州期间,黄忠暂任裨将军,继续留在原岗位,归长沙太守韩玄管辖。但是不久之后,曹操在赤壁战败,退回北方,刘备亲自领兵南征荆州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都望风而降,那么作为韩玄部下的黄忠自然就顺带着成为了刘备的部下。而这时候的关羽,正独自领兵“绝北道”,断绝江陵曹仁的后路,所以历史上压根就没有战长沙,而关羽黄忠两人可能都没有见过。
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到,年过中年的黄忠,在荆州依然只是一个没有话语权,随波逐流,郁郁不得志的中低级将领。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和魏延一样迅速的成为刘备的亲信,并随刘备入蜀。
而难得遇到明主,黄忠自然要拼命表现自己。所以在今后的作战中,黄忠表现的格外不要命,《三国志·黄忠传》:
后又在定军山一战中“推锋必进,劝率士卒”,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因为黄忠在汉中之战上的杰出表现,和决定性的作用,才奠定了他“五虎上将”的定位。
白发居西蜀,清名震大邦。忠心如皎月,浩气卷长江。宁可断头死,安能屈膝降?巴
州年老将,天下更无双。
这首诗中说的白发巴州年老将就是严颜,赞扬了严颜的忠心与浩气,以及宁死不屈的精神,以三国演义来看,严颜在归蜀后,还是颇有作为的。
严颜只是益州刘璋手下的一员普通将领,与其他投降刘备的将领不同的是:严颜投降是被动的,而像李严、吴懿、***、张松等人投靠刘备,却是主动的,从道德的角度讲,严颜还有颇有忠义的。
严颜是巴郡太守,据说是蜀中名将,但是年龄比较大了,而且很有骨气,严颜之所以会投靠张飞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是张飞敬重君子,而虐待下人。
二是严颜很有骨气,吃软不吃硬。
刘备在益州与刘璋闹翻后,下令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率荆州军进入益州作战动摇,从荆州往成都去,首先要经过的就是当时的巴郡,今天的重庆,而严颜就是巴郡太守,是首当其中要面对诸葛亮、张飞等人的进军。
张飞是三国时期的万人敌,论单打独斗还是军事对战,严颜都不是张飞的对手,严颜打不过张飞只能据城固守,张飞倒也无法攻下城池,张飞真正击败严颜还是靠的计谋,都说张飞是莽张飞,其实张飞一直是个有心计的人。
在正史上严颜并没有什么记载,仅仅是在《三国志·张飞传》里带了一笔,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承托张飞义释严颜有“国士之风”,此后再未提及。所以这个问题只能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来回答了,在演义里严颜归降刘备以后还是立了不少功劳的:
一、协助张飞入川
张飞在巴郡义释严颜以后,严颜感其恩义,归降了张飞。严颜为了答谢张飞的大义,提出自巴郡到雒城一路上的关隘都归自己管辖,主动请缨为先锋,招降沿路川军。在严颜的带领下,张飞这一路大军一路顺风,所到之处望风归顺,抢在诸葛亮之前赶到了雒城。
张飞首先赶到雒城意义重大,当时张任击败了刘备,正在追杀即时撞上了张飞,刘备得以幸免于难。如果没有严颜相助,张飞到的晚一点,刘备就很危险了。所以刘备脱下了身上的黄金锁子甲赐予严颜,以示感谢。
二、招抚益州州郡
刘备夺取雒城以后,命赵云和张飞分兵去招抚周边州郡。其中赵云负责的是外水、江阳、犍为等地,而严颜、卓膺协助张飞招抚巴西、德阳所属的州郡。最后张飞首先完成任务,率先赶回绵竹,应该说严颜在其中也是发挥了不少作用。
三、与黄忠计夺天荡山
张郃被张飞击败以后,曹洪命他戴罪立功,攻打葭萌关。老将黄忠请战去救,因为刘备、诸葛亮担心他年纪太大,黄忠赌气让同样是老将的严颜作为副将,和自己一起出战。
在葭萌关下,严颜和黄忠前后夹击击败了张郃。严颜又献计去夺曹操囤粮的天荡山,黄忠命他先去天荡山埋伏,等黄忠大军到了以后,严颜趁机杀上山放火,并斩杀了天荡山守将夏侯德,又立一功。
在之后的汉中之战,严颜又赶赴阆中,代替张飞、魏延镇守阆中,让张飞、魏延两人率军乘虚夺取了南郑。此后严颜大约因为年纪大了,再未出现,应该说他在演义中总的出场时间并不算长,前后不过十回,能立下这么多功劳也是不错了。
是这样的,张飞义释严颜后,严颜并未给刘备效力更未投降,他被解除兵权软禁在家。一年后,闻听刘璋投降的消息,严颜悲愤交加、自刎而死,做了真正的断头将军。四百多年后,唐太宗感慨严颜的忠义,追谥严颜为"壮烈将军"。
说起严颜,大家潜意识想到蜀汉另一位老将黄忠。这两位老将,年龄相当,老当益壮,六七十岁还在战场厮杀。然而,他们两位在投奔刘备后,黄忠屡建奇功,位列五虎上将之一,另一位严颜,却销声匿迹,没有什么流传千古的功绩。依据《三国演义》,有这四个原因,简要分析如下。
其一,严颜厌倦了刀光剑影,想要“退隐江湖”。历史上虽然没有记载严颜老将军的生卒年,然而演义中多次提及严颜是蜀中名将,年纪很大,是一员老将。严颜在刘璋手下多年,为其征战沙场,经历了数不清的战场厮杀。这一战,他败在了燕人张飞的手下,看透了军阀纷争的乱世。严颜是真的老了,厌倦了军阀之间你争我夺的军旅生涯,有可能“退隐江湖”。
何况,严颜曾对张飞道:你们无故侵占我们州府,我们无降将军,只有断头将军,要杀便杀。这些都表明严颜从心里并不认同刘备集团。他勉强归顺后,厌倦了刀光剑影,便逐渐退出权力中心。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其二,严颜投降张飞前,极力仇视刘备,投降后出工不出力。黄忠在投降关羽,郁郁不得志,只是长沙太守韩玄手下的一个低级军官。他在投降刘备集团后,为报知遇之恩,在夺取益州、汉中等战役中,大显神威。
而严颜归顺刘备集团时,已经官至巴郡太守,是刘璋集团内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根据记载,刘璋请刘备入川的时候,严颜还是极力反对的。认为刘璋引刘备来对抗曹操集团和汉中张鲁,是引狼入室,最终会喧宾夺主。
事实上,也是如此,公元213年,刘备和刘璋决裂,从葭萌关攻打刘璋,同时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率军溯流而上,准备合围成都。
刘备进军益州时,严颜是坚决的抵抗派,只是被张飞擒拿,被迫投降。他投降后,虽然不至于反叛,也不想再出力了。这很好理解,前一刻,双方还是仇敌,在战场上你死我活,下一刻,一方投降另一方,心甘情愿为其肝脑涂地。这是很难做到的。
严颜投降刘备集团时,贵为巴郡太守,在蜀中德高望重,已经不需要像黄忠一样,为了表现自己的价值,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他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身价,在刘备时期,活得很滋润。
其三,严颜被张飞一招擒拿,可能“徒有虚名”,因此并未受到重用。张飞先礼后兵,派使者前去招降严颜。严颜将使者的耳朵和鼻子割下,放其回去,羞辱张飞。之后,严颜中了张飞的计策,擅自出城偷袭张飞,反被张飞算计。交手过程中,张飞一个照面将严颜擒拿。由此可知,无论是谋略,还是武力,严颜和张飞相比,有很大差距。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而黄忠和关羽大战三天,不分胜负,投降刘备后,他和魏延在攻占益州,冲锋陷阵,功不可没。定军山一役中,黄忠大显神威,用计斩杀了主将夏侯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