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宗族,为何如此强大?
首先潮汕人由于是外地迁移来的,要靠自己,靠自己去开拓,去生存,必须自己去发展,古时候就有一句话,在家千日好,出外朝朝难,人在外边打拼不容易,首先必须靠自己人团结,同心协力,再而由于所居住地方近海,近海地方必须防外来侵犯,所以必须自强,自立、自强、爱打拼、团结一心。
潮汕历史长达2000年被称为潮州。潮汕地方由潮州、汕头、揭阳组三个地方组合成,潮州有韩江,汕头有练江,揭阳有榕江,三江的出口岸形成了汕头港,潮汕地方也称潮汕平原,三面环山,一也面临大海,长年以来潮汕为地少人密集,主要以种植水稻田为主,少量的稻田远远不能自给密集的潮汕人生活,为生活计,许多人不得不坐船漂洋过海谋生,简称过番。
潮汕人记住乡愁,承传文化,不忘初心,吃苦耐劳,潮汕改革开放,华侨赤子情,心系祖国,热爱家乡,不忘初心,建设家乡,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潮汕文化。
潮汕家族能强大,我认为主要是历史因素造成,后代代传承下来的。
我因宗族祠堂重建,要晋祠,长辈令我写晋祠祝文,不得不去了解祖先的来龙去脉:我们祖籍河南,后转福建,再碾转广东潮汕。其中各代都历尽千辛万苦,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例如:迁到我们现在乡为例,刚进驻时,异族仗人多势众,时时找茬,欺凌老幼,田园灌渠独霸,蛮不讲理,甚至上门***,其目的就逼迫你全族迁出乡里。
这时,如果兄弟叔侄不背靠背,紧抱一团,肯定无法生存。像我们第一代入驻先祖,其中一支就是在那种环境下,呆不下去,只能携妻带儿,另闯他乡,谋求生存。族谱有记:xx(名字)一家,x年x月,老幼十四口,往南而去,至今下落不明。也许已改为他姓,拼入当地大户人家也未可知,因独立生存异常艰难。
旧社会的潮汕地方,山高皇帝远,而当政者乏力,在这种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环境里,就养成了兄弟叔侄必须紧紧抱团,以公共财产一一祠堂为核心,上下一致,同心对外,同时,也养成了坚韧不拔,艰难创业,开基拓土的品质。
家族的每一个男丁,都是壮大兴旺大家庭的有生力量,因此,先辈的族老们在宗族内部,几乎不计亲疏,一视同仁,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就渐渐养成了一个不分彼此的大家庭氛围,后来,这种族风代代传承,造就了潮汕人的特色!
红头船出发,越来越多潮汕人到海外生存,人群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一个侨乡社会,同时也形成了潮汕另外一个社会——宗族社会。
宗族是儒家文化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但是科考之后,特别是宋之后,慢慢地弱化了。
在宋代之前,潮汕地区的宗族并没有那么强悍,但在明代后,因为海盗横行,为了自保,沿海的乡镇必须结寨,围寨而居,发明者是澄海的冠山村。
第一个我们要***地把男丁生下来,再把男丁练武、训练好,才能对抗海盗。本来对抗海盗应该是官府的事,但是因为“省尾国角”,我们只能围寨自保,然后拼命地生小孩,还要生男丁。
我们拼命地把自己组织起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宗族的力量,所以潮汕的宗族在明代得到了极大的强化。
其实不仅是潮汕,在南方,宗族依然也强大,但今天为什么可以继续用宗族来解释潮汕,是因为在潮汕,“宗族”跟“侨乡”,这两个东西一直在交互地作用。
这种作用的原理是怎样的呢?
举个例子,解放后,国家把宗族里面的四大要素连根拔起 —— 祠堂改作小学,族长当作地主“干掉”,土地没收了分配贫下中农,族谱烧掉。
当其他地方的宗族被“消灭”得无影无踪之后,可反观潮汕,它依然存在,泥沟村有一百多个祠堂,每个祠堂到今天依然生动活泼,这就像我们的潮汕文化,到今天依然像化石一样保持得那么好,背后的原因就是侨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