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直到曹营出过什么主意?
1、建议曹持活捉赵云。长坂坡赵子龙为了救阿斗只身在曹营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徐元直利用曹操爱惜赵云是个人才,想得到赵云,建议活捉赵云,为赵云逃生创造了机会。
2、自告奋勇为去散关防守马腾、韩遂。赤壁之战前,徐元直为了自保离开曹操,在军中散布流言马腾韩遂已经造反。曹操害怕根据地丢失,曹操就派自告奋勇的徐庶回去抵挡马腾韩遂,徐庶带着5千人离开了曹操。
首先,不论是在演义还是正史上,徐庶离开刘备投靠曹操的直接原因都是:老母被曹操所抓。
不同之处在于,正史上,徐庶是在诸葛亮来了之后才离开刘备的。
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三国志诸葛亮传》
徐庶在历史上留下的踪迹不多,《三国志》中,徐庶无传。而从陈寿和裴松之两位史家的笔下,我们大概能总结出他的三个特征:
第一,为人非常孝义;
第二,有些才华;
第三,可能出身寒门。
而要说徐庶入曹营后,是否向曹操献过什么计策,史书并无详细记载。而要从《三国演义》来说,也算献过一计吧。
演义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且说徐庶当晚密使近人去各寨中暗布谣言。附耳低言之计于此始见。次日,寨中三三五五,交头接耳而说。早有探事人报知曹操,说军中传言西凉州韩遂、马腾谋反,杀奔许都来。
操大惊,急聚众谋士商议曰:“吾引兵南征,心中所忧者,韩遂、马腾耳。军中谣言,虽未辨虚实,然不可不防。”不便信,又不得不信。
言未毕,徐庶进曰:“庶蒙丞相收录,恨无寸功报效。请得三千人马,星夜往散关把住隘口;如有紧急,再行告报。”
操喜曰:“若得元直去,吾无忧矣!散关之上,亦有军兵,公统领之。目下拨三千马步军,命臧霸为先锋,星夜前去,不可稽迟。”
徐庶辞了曹操,与臧霸便行。此便是庞统救徐庶之计。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徐庶投靠曹操,和在刘备那可谓天壤之别。曹操谋士众多,而投靠曹操的徐庶可能没有什么话语权,并没有进入曹操谋士的决策中枢圈。历任的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官职都不高。
在三国那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徐庶并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我们对徐庶的感情,很大一部分是受演义的影响,为那个“选择孝道的人所感动,为终身不设一计所不解,为其才华被埋没所惋惜”。
徐庶,字元直,三国时期刘备的谋士。其实他原来叫单福。《魏略》里说他是出身单寒,并非高门大族之意,解为“姓单人家之子”。
徐庶自从出山辅佐刘备以来,接连出手,先杀吕旷斩吕翔,又破八门金锁阵,后败曹仁轻取樊城,使得几无立足之地的刘备迅速扭转了局势。曹操闻讯大惊,遂命人***徐母为人质,迫使大孝子徐庶不得不拜别刘备,违心的投了曹操。
不过,徐庶是典型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尽管名义上是曹操的谋士,但数年来几乎不给曹操献过一计。
建安十三年,曹操兵发刘备,在长坂坡前和刘备展开混战,刘备不敌,弃妻儿自顾逃命。大将赵子龙为了救阿斗,单人独骑杀进曹营,七进七出,血染征袍。曹操见赵云犹如猛虎一般,又似天将下凡,颇有爱慕之意。
此时,曹操一旁的徐庶察言观色,遂给曹操进献一计:可收服子龙为曹丞相所用。曹操大喜,即命人不可放箭,曰:宁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唯此,赵云才得以在曹营七进七出,终于救阿斗于乱军之中。
这是徐庶唯一一次给曹操献计,也是徐庶变相帮助了刘备,使得刘备不仅保住了一员大将,更是保住了他唯一的儿子——刘禅!
出过一计,诸葛亮草船借箭时,在江上弹琴呐喊,曹操不解,问于徐庶,徐庶道:江中有神物,有兵在此,引起愤怒。曹操一边放箭,一边带众臣叩拜。后诸葛亮让士兵说谢曹丞相的箭,曹操恼羞成怒。
庞统给曹操献连环计,让其把战船连在一起,刚刚出门,就被徐庶拉住,好啊,要火烧连船哪,庞统大惊,不可声张,徐庶要自己脱身之策,庞统要他禀报曹操回去看守许昌。徐庶得以脱身,后面再也没出过了,身在曹营心在汉说的就是徐庶了
有一句歇后语叫: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说的就是三国时期徐元直的故事。其实徐庶进曹营之后,还真的不是一言不发,先后出过两个主意。
徐庶在遇到刘备之后,两个人相见恨晚,在新野城两战成名。先是吕旷、吕翔攻打新野城被徐庶设计击溃;后是大破曹仁、李典在新野城前摆下的“八门金锁阵”,随后,又识破当夜曹仁袭营,借机夺取了樊城。曹仁带领残兵败将回到许昌,曹操大怒,程昱设计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模仿其字迹,赚取徐庶来到许昌。徐庶为人事母至孝,看到母亲的书信,心乱如麻,也不分辨真***,就心急火燎的跑到曹营解救母亲。徐母看到徐庶为了一封***书信就把他骗来,失望至极,对徐庶大骂一番后悬梁自尽。徐庶伤心欲绝,更加坚定了终身不为曹操献一谋的决心。
徐庶在离开刘备之前“走马荐诸葛”,这才引出了“三顾茅庐”,请出了卧龙诸葛亮。并对刘备承诺,虽然人在曹营,但立誓终身不设一谋,不出一计。
事实上徐庶遵守了诺言,真的从未给曹操出过一次谋略。前篇所说为其出过两个主意,又是怎么回事?下面咱们一一解答。
其一,为赵云讲情。曹操追击刘备在长坂坡,赵云单骑救主,在曹营杀了个“七进七出”,枪挑多员曹将,惹的曹操大怒起了杀心,这时徐庶在一旁进言,说应该活捉此将为我所用。曹操听闻又犯了爱才惜才的老毛病,就下令要活口。赵子龙为此才得以脱身。
其二,为自己脱身进言。在“赤壁大战”前夕,徐庶识破庞统的“连环计”,但是并未报告曹操,而是依次为善意的“要挟”,请庞统为自己如何脱身而指点迷津。本来庞统与徐庶就是好友,庞统就为徐庶出了计谋。随后,徐庶听从庞统之计,在曹营散布西凉马腾、韩遂兵犯长安的谣言。然后在曹操面前“毛遂自荐”,主动讨令,曹操就命他与大将臧霸一起兵援长安,其实安排臧霸也是为了监视他,徐庶就此脱离了曹营。从此,在《三国演义》书中再没有提到徐庶。
徐庶在曹营的这两次发声说话,还真的不是出谋划策,一次是为了刘备集团,一次是为了自己“金蝉脱壳”。由此可见,徐元直真的是说话算数,诚实守信的正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