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李世民、成吉思汗、乾隆等人是怎样防止盗墓的?
曹操
魏武帝是薄葬,***用石片铭文代替***高昂的金属丝织陪葬,这主要是因东汉末年战乱频发,西汉东汉帝陵多厚葬,而各军阀势力为筹措军费多盗墓,曹操就设有摸金校尉以盗墓充军费。前段时间发现的魏晋时期大墓,据专家分析为魏武王曹操的,依据是块石片上刻着魏武王格虎大刀。魏晋墓很多隐蔽不易发现,现在都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的魏晋大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后,直接不坟,不树,不谒,三不原则。但是也多次被盗,造成现在对东晋帝陵很难准确判断。
李世民
唐太宗昭陵是他听取虞世南:汉墓多陪葬金银,反被盗,人力物力花费巨大,不如因山而墓,花费小。”昭陵虽然因山而建,但黄巢温韬多次盗掘,连太宗的尸骨都流落民间,宋赵普重金寻访才重新安葬回去。现在唐十八陵只有乾陵未被盗。黄巢发四十万人挖掘乾陵一个来月没找到墓道口,后风雨大作放弃,他们挖的那个坑就叫黄巢坑。这得益于太宗的因山而陵,且***取陵内碎石反面堆积迷糊盗墓贼。解放后工程兵炸石头发现乾陵墓道石,在上面种了颗树做标记。
孛尔只金 铁木真
成吉思汗 是在攻打西夏的过程中去世的,这也直接导致了西夏国亡,党项族灭族。成吉思汗的坟墓包括元朝历代帝王的坟墓都没有找到。这个和蒙古族葬俗有关,据说是密葬,万马踩踏,种草,杀母骆驼,留小骆驼,来年跟着小骆驼去祭祀。这个是防盗效果比较好的,至今没找到。
爱新觉罗 弘历
清高宗 清朝因为是打着为父大明报仇的名号进的北京,所以对明朝帝陵还是***取保护措施的,不知道是因为他曾经拆换过明陵金丝楠的缘故,近代孙殿英盗掘过乾隆,慈禧的墓,乾隆or后妃and慈禧尸骨抛弃荒野,陵内珍宝洗劫一空,这是著名的清东陵大案。这个有个故事,孙殿英祖上做的明朝的官,清兵来了杀全家,只有孙殿英这一房跑了,所以孙说了:大清杀我全家,我刨大清祖坟""
盗墓不可避免,万历爷在明末未被挖坟掘墓,郭老为了一己私欲,刨了他的坟,致使骨殖不存。可惜了,后来周总理发了文,帝王陵不让再刨了 。生命不息 ,盗墓不止。
这个题目好玩。
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后世编的,史书有记载墓葬在邺城城西,其实也就是薄葬而已。
李世民的昭陵依山而建,据说也是不陪葬贵重物品。
成吉思汗的精彩点,找一截大树干,剖开,挖空,当棺木,在草原上埋下去,然后万马踏平,周围大片地皮围起来,等草全部长成,撤走,谁也找不到。据说也是薄葬,这也是蒙古人的风俗。
乾隆的也挺有趣,陪葬很厚实,封得很结实,据说乾隆自己亲自守墓,顶着墓门不让人进,可惜,到了民国,在现代化军队面前还是顶不住,被炸开墓门,十全老人不但宝贝全被抢了,还落个尸骨不全。
在民间和一些文学作品中,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可谓是广为流传,不少人甚至信以为真,而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曹操的陵墓其实是在邺北城以西的丘陵中。
2009年,经国家文物局认定,在河南省安阳市发掘的高陵,其墓主便是曹操。
而曹操是如何防止盗墓贼的呢?
有传闻说曹操的高陵中设有机关,如设伏弩悬剑,但此说法不见于正史,而是记载于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曹操冢》卷十中:
当盗墓贼把古冢给打开时,怪事就出来了,“开时箭出如雨,射杀数人……至开第二重门,有木人数十,张目运剑,又伤数人……”
其实,曹操防止盗墓的方法没有那么复杂,简而言之,就是“薄葬”,只穿着补过的衣服入殓,也正因为高陵过于简陋,安阳高陵才引起学术界和民间不少人的质疑。
将陵墓开凿于山崖之中,不另起坟丘,考古界将之称为“崖墓”,这种墓在西汉时就颇为流行。
李世民的昭陵,便是***用这种防盗方式,依山为陵,开凿九螋山(今陕西省礼泉县境内)而就。
元朝***实行的是密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