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打油诗?
打油诗,自古便有,据宋钱易《南部新书》载:有胡饤饺、张打油二人皆能为诗。张打油(唐代人)《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见明杨慎《升庵外集》)。那么历史上都有哪些打油诗呢?小编细细一察,竟囊括不少大诗人的身影。其实,打油诗这样的游戏之作,并不令人惊讶,惊讶的是在正经编撰诗集时候,会将它们收入其中,这便容易贻笑方家世人了。
李白“戏杜甫诗”
饭顺山头逢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
为问因何太瘦生,
只为从来作诗苦。
司马光的“登山诗”
一上一上又一上,
看看行到岭头上。
1.唐寅 《除夕诗》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闲无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
注:明代大才子唐伯虎曾一度因生活困顿不堪,到了除夕年货还没置办齐全,一首打油诗生动地吟出一种别样的“除夕”味道。
2.郑板桥 《赠小偷》
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
注:一个细雨蒙蒙的寒夜,有一个小偷摸进了郑板桥的家门,把郑板桥惊醒了。他坐在床上轻轻吟了这首打油诗,小偷听后,便转身向外走,这时,板桥又继续念道:
出门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兰花盆。
唐朝人张好古,以(搾)打油卖油为生,说话幽默,好开玩笑,说话多以顺口溜为主,出口成章,人送绰号“张打油”,其所说顺口溜人称打油诗。这就是打油诗的由来!
一、最早的著名打油诗《雪》
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浑身肿。
这首道雪的打油诗,被历代文人追捧,称为达到写雪的最高境界,是不可多得的咏雪绝品。
全诗二十字,只见满天雪飘,天地浑然素白,一笼统表述的是乾坤一色,平曰人们饮水担水的井口变成一个黑窟窿,在雪中觅食撒欢的黄狗和白狗,黄狗被雪染成白色,白狗仿佛肿大一圈,胖得不成样子,一场暴雪情景呈现眼前,给人无限想象空间。虽是写雪,全诗却不露半个雪字。以物谕情,以物喻景达到不露痕迹的境界!
二、最俱雄心大志的打油诗
1.黄巢的《咏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煞。冲天香陣透長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2.朱元璋的《咏竹》:雪压枝头低,浑身不着泥,待到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3.毛泽东的《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以上三人都是民间起义的杰出代表,而他们的打油诗表现的是本人的雄心壮志,虽然所咏物体不同,体现的却是高远的志向,雄大的气魄,伟人的胸襟。
话说清代大画家,大诗人才子郑板桥一天夜里在家刚入梦乡。恰巧当晚有盗贼入户,他便吟诗道:细雨濛濛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他发现盗已朝床头柜走去便继吟两句:腹内诗书存万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却说贼从后门入知道主人用诗歌退贼,慌不择路径奔前门而逃,此时郑又吟得一句:出门休惊黄尾犬,盗贼急欲***而出,只听得郑又吟道:越壁莫损蓝花盆。他示意让盗贼从后门全身而退,然后补了两句结尾:天寒不用披衣送,越着机会赶豪门。这首郑板桥吟诗退贼之打油诗,别有一番情趣,常言道:"捉贼不如惊贼,″这也是人生的智慧啊!
李白“戏杜甫诗”
饭顺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为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
司马光“登山诗”
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
乾坤只在掌握中,五湖四海归一望。
苏东坡“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东坡“竹笋焖肉诗”
你认为***诗词,哪一首意境最深?
头条问答原创:
***诗词中意境最深的,当属其千古名篇《沁园春.雪》。诗词内容如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王汉武,略输文***。唐宗宋祖,骚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写于一九三六年春。当时红军成立的抗日东征部队途中驻扎在陕北的一个小村庄,期间遇到下大雪。
从词面上看,词的上阕是写雪景。毛主席以他独特的语言才华,将雪景写得场面宏大,气象万千,壮丽无比。下阕是抒情。面对宏大而妖娆的雪景,***想到了几千年来,多少豪杰在为它奋斗和献身。并且逐一点评了主要英雄人物的优劣与得失。以“先抑后扬”的写法,将下阕的点评重点留在了最后,就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一名句上。强调几千年历史上所谓的英雄早已消失了,而真正的英雄人物是当今的***人、革命红军,以及劳动群众。这是全首诗词的“词(句)眼”,亦即全诗词的思想重心(又叫意境)之处。所以说诗词的意境,实际上就是作者的思想境界。思想家***以短短的三言两语,就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以及个人观感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诗词意境,已经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位诗词名家,并成为***诗词的头牌之作且蜚声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