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沪漂人,在哪一瞬间你被上海人震惊到了?
去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带足了银子,毕竟是全国闻名商业第一街。南京路上操着不同口音.天南海北的游人摩肩继踵,人炽如流。震惊它的繁荣,震惊它的魅力。
南京路两边的商场挨个逛了遍,想不到,商品和家乡同质化,这里有的家乡也有,价格也贼贵。再看看慕名而来的游客,背着提着的都是小坤包,疯狂抢购的现象不复存在。品尝了排很长队的鲜肉月饼,真没有家乡的小笼汤包爽口。
在外滩平台,沿黄浦江的围栏人挤人,照个像都难。背景是对岸的“东方明珠”“金融大厦”。我们家乡的滨江公园也很有特色,有亲水平台,有网红一家三口,和外滩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震惊的是上海人的商业头脑,把旅游做成了产品,把商业功能的建筑做成了卖点。“东方明珠”作为旅游景点卖了20多年门票,建设成本早就回本了。
鲜肉月饼塞进肚子了,可乐饮料也随汗水流失了,逛了半天南京路步行街,哈哈,震惊的是什么也沒带走。
我不是沪漂,但是我和上海人做了十几年的生意,从08年开始,我的主要客源地就是上海,上海人很注重细节,什么问题只要提前告知,都会有解决的办法,上海人很注重承诺,哪怕口头的也算数,所以我这么多年也养成了说话做事谨慎抠细节的习惯,事情没有十分的把握绝对不会承诺能做到,只要答应了事情,一定要做到,什么事给自己留几分余地,所以这么多年,做的也算顺风顺水,也交了很多上海的朋友。每次去上海出差,我都当是一次充电,因为只有在那个环境下,我的大脑才能飞速运转去跟上他们的节奏。才能找到后面的方向。作为一个内蒙四线小城的人来说,我很庆幸我一直在和上海人做生意。前些日子和朋友开车去江边散步,看着外滩来来往往的游客,我感慨的和朋友说,坐在上面旋转餐厅吃饭的人看着底下的人是什么感觉。
上海人很矛盾。他们很精明,生活上精打细算,聚餐AA,但只要挚友或亲戚真有急事危难,绝对不吝啬,可能借钱的过程显得刻板无情(借条等东西不可少),但借钱的速度真叫雪中送炭;上海人守旧,看重出身,地方认同感强,略有优越感,但在陌生人问路的时候,上海老人会凹着蹩脚的普通话努力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事,有时候语气会比较强烈,听不懂上海话的外地人还以为你是嫌弃他,其实这种严肃和急切的心情确实很可爱;上海人排外,会讲硬盘,但比起闷骚排外的省份,这种直白其实对人伤害最小,上海人会在媒体报道困难病患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会在发生灾害捐款时收起精明的态度,会在对口援建的时候不遗余力;上海人讲规矩,近乎不近人情,常常令人难堪,但这些规矩表现在外就是素质,毫无疑问,上海人是中国平均素质最高的省市之一;上海人会讲怪话,会地域黑,也会反击对上海的地域黑,但上海有对外来人口最完善、最便利的***政策(对比其他省市对外来人口的政策)。
要了解上海人,就要多接触多深交,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Ps:我不是沪漂,但我有很多上海朋友,也很多次在上海小住,但我敢说我的上海朋友数量可能比某些资深沪漂要多很多
我不是沪票,但我在北京呆了二年多,又在上海待了不少时间,综合素质,我敢说上海第二,没人敢说第一,有位法律专家这样说,若全国都想上海一样,那么全国就可以和欧洲发达国家一样,这就是差距,我做外外来人口,从没有你们说的那些事,排外,我从没遇到过,这里热情,讲规矩,受信用,酒桌上说话一样算数,你们哪里可以,其他地方酒桌上屁话一堆,事后一个不认,我都遇到过,不要说人家不好,不好的只有你自己,因为你自己修炼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