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管校聘要求长期有病痛的教师也必须满工作量工作,你怎么看?
这是极不人性化的!
县管校聘是把学校人变成系统人,让校长、教师在一定区域内流动起来,目的是为了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
事实上,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变了味,表现在:一是把县管校聘演化为末位淘汰、清除异己的手段;二是甩包袱,题主说得“要求长期有病的教师满工作量工作”,就属于这种情况。
你长期有病,不能上课吗,好,我聘你,但必须满工作量!自然你胜任不了,不能胜任那就另谋高就!这就是这种情况下领导的心理!
让长期有病老师满工作量工作,首先,有病老师不能胜任,勉强为之,误了学生,害了有病老师自己的身体!而且损害了教育形象,让更多老师难以安心教学岗位和工作,也消弱了领导形象,加深家校之间的矛盾!
其次,严重偏离县管校聘本意,加强了教育的不均衡!
当然,这种情况可能与各地执行县管校聘的土政策、或者教师严重缺失有关。但个别学校如此作为,的确让教师寒心!
长期有病老师不能跨校竞聘,应同老教师、怀孕教师、新分教师一样,必须学校直聘。让有病教师在竞聘岗位之外,留在学校干些力所能及的非教学工作。
这样才能彰显政策的人道主义!
长期有病的教师,如果让他满工作量在岗工作,他没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耽误学生,耽误工作,给教学工作造成损失。如果不让他满工作量,势必造成缺编缺人。因为,按照县管校聘的规定,每个学校的岗位和编制是根据学生数量和师生比核定出来的。如果有病教师减少工作量,因此而减下来的工作量让谁来干?别人工作量都是满负荷的,不能再增加,而学校的教师总数是按岗定编,没有空闲人员。
因此,给长期有病痛的老师减工作量这不是人文关怀不人文关怀的事,而是不符合县管招聘的宗旨,影响其他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给别人增加工作量,给另加工资吗?工资从哪里来?
解决方法有二:
1、长期有病且是大病的老师,到县级以上医院开有病诊断证明,办理长期歇病***手续,享受歇病***。歇病***期间,除了没有绩效工资,其余工资跟别人一样。
2、如果有病教师病情较轻,没必要请长期病***,可在岗工作,但不能在一线岗位,有学校安排到后勤岗位或***教学岗位,绩效工资酌情减少。
实行县管校聘,没有辞退教师的规定。对老教师、体弱教师和孕产妇教师有照顾,但不是干多干少都一样。倘如此,县管校聘就达不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目的了。
开端—发展—***—落幕是戏剧之弧线,生老病死是人生之轨迹,教师的教育生涯也不例外。
刚入职时,思想单纯,精力充沛,无牵无挂,满腔教育情怀,全力以赴教学教研,浑身使不完的劲头,夜以继日不算什么,废寝忘食家常便饭,收获着教育的感动和学生的成长。
日子不经过,一晃二十年,人生进入深水区。家庭诸事加身,工作职称压力山大,身体开始出现诸多不适,咽炎是常态,颈椎病是必然,失眠胃病来袭……
二晃三十年,不知不觉迎来知天命之年,身体好些的还能坚守岗位,发光发热,身体欠佳的百病痛缠身,头晕眼花。女教师妇科病苦不堪言,男教师“三高”比比皆是。当初的豪情万丈变成如今的疲惫不堪,当年的帅哥靓女白发染鬓。纵观教育系统,无时不是改来改去,点数城乡学校,无处不有老弱病残。
随着年龄的增大,各种器官老化,职业倦怠感倍增,和学生代沟越来越深。五十岁以后,各种慢***不请自来,小病拖延变大病,那个单位没有肿瘤患者,多少老师不是带病工作。
不论是县管校聘,还是乡管校聘,都应当宽严适度,对老弱病残教师人文关怀,根据病情和年龄,减少一定的工作量,毕竟人都有老的时候。
当老师被无情无义地对待的时候,指望他们能教出有情有义的学生吗?
当学校成为一个无情无义的场所,指望社会是一个充满真情的社会吗?
当所有人被用同样的尺子来衡量的时候,指望世界还是那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吗?
不要再讲什么大道理了!讲点实在的吧,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会善待弱者,而不像动物那样弱肉强食。儿童被呵护,妇女被保护,老人被尊重是理所当然。礼记大同篇说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者皆有所养。”这才是人类的终极理想。
这一切怎么到了学校就不好使了呢?难道县管校聘的规则真得那样冷酷无情吗?难道这就是县管校聘的真正目的吗?当然不是。
其实,学校最应该是让爱心生根发芽的地方,只有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爱的***,将来才能结出爱的果实。善待老师就是善待教育,善待老师就是善待孩子,善待老师就是善待明天。
不要用西方那些冷冰冰的公平来说事了,绝对的公平绝不是公平!尊老爱幼、扶弱助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难道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真得敌不过西方的那些冷酷无情的所谓公平吗?
多些爱心,少些冷漠;多些理解,少些苛责;多些温暖,少些无情。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越来越适应社会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变得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