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战前有下战书的习惯,后来为什么又没有了?
周朝春秋前期,战争都在各诸侯国贵族间进行,贵族作战比较讲究格式,出师作战要有名,打仗都相互下战书约定什么时间 在什么地点打仗,并且还要不能趁对方国丧或者灾年约战对方,后来有了孙子兵法,人们开始以战胜为主要目的,于是开始无所不用其极,下战书就不是主要形式了。
在古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打仗讲究师出有名;此为战场礼仪,战场礼仪讲究到什么程度呢?仗要挑地方打,比如春秋时期的城濮之战,晋楚两国就是跑到魏国地界去打的。如果没有事前的约定,两国军队会同时出现在城濮地区吗?
同时,在那个年代,参加战斗的将士可不是后来的平头百姓甚至囚犯,而是贵族;甚至诸侯国的国君身先士卒亲自率领士兵冲锋,还常有见国君战败被俘的例子。
当战争发展到战国时期乃至西汉时,人们简化了战场流程,挑地方而战?不可能了,也不现实,但是互下战术的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一直到东晋,才慢慢少了甚至没有了;
让人记忆犹新的是,诸葛亮出祁山屯兵五丈原,派使者与司马懿约战,司马懿避而不战,诸葛亮甚至遣使送去女人的衣服,逼司马懿要么战,要么穿上女人的衣服,代表不敢战;对曹魏军而言,如此奇耻大辱如何忍得?使者会有杀身之祸吗?非也,使者安全回到蜀军营中;这是对战场礼仪最好的诠释了,这在后面朝代的战争中是很少见的。
为什么下战书的行为后面会没有了呢?第一个是战场形势的变化,以往的战争大都是争霸之战,胜者称霸,败者从之;比如秦伐韩一战,韩国战败后,拱手将六座城池想让;而后来的战争逐渐产生了变化,遵守承诺的战败方越来越少了,且无所不用其极,这不得不促使战争手段从初级的约战形式升级到高级的“诈”与“速”!
“诈”是兵不厌诈,“速”是速战速决,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结果。献城变为攻城,约战变为攻伐,战场手段和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讲究兵贵神速;战场的升级不是单方面的,一定是多方面的,也不是单个君主的行为,而是对战双方共同的行为;否则你傻呆呆的发去战书,对方马上就此进行设伏,这仗还怎么打?能打吗?所以,战书什么的,就被历史的进程所掩埋了!
中国古代两军交战,既有下战书约战的传统,也有不宣而战的现象。最初产生这种完全相反的开战方式,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战争一般是定期请战,即后世所谓的“下战书”。在战争开始之前,对阵双方都排好架势,等到准备就绪在正式开战。更极端的例子是,有的宁可自己受损,也不愿趁人之危。如宋襄公与楚国在泓水交战,宋军已排列就绪,楚军尚未渡水。于是有人劝宋襄公趁势突击楚军,宋襄公拒绝了。楚军渡水后,阵势还没排好,又有人劝宋襄公趁机进攻,他还是不肯。最终宋军战败,宋襄公也身受重伤。
当然,宋襄公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不过在春秋时期交战,双方大多都重礼仪、讲信义。交战双方不仅要事先履行宣战与列阵的程序,在正式交兵前,双方主帅往往还要到前线相互致意示好。到了战国时期,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争不仅不在讲求礼仪,而且是以歼灭对方为目标。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不宣而战开始成为常态。与此同时,各种奇谋诡计也应运而生。
春秋战国战争规则和战争观念的不同,主要是因为这两个时期的政治、文化氛围不同。春秋时期的政治与文化,仍以贵族为中心。这些贵族往往具有一种豪侠精神和信义理想。而春秋时期的士兵是贵族才能担任的,所以春秋时期的战争是讲礼仪、规范的。战国时期,情形大变,战争的目的在于歼灭对方,各国也极力鼓励战杀。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下,不宣而战自然是在正常不过了。
下战书的习惯从古至今始终存在,现代最著名的当属People's Daily的《是可忍,孰不可忍》系列社论,还有外交部和国社的“勿谓言之不预也”,类似还有“人不犯我我不***,人若犯我我必***”和“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意思都差不多,大同小异。
从欧美到东南亚小霸和次大陆某国,其要是听不懂这些暗含杀机的“黑话”,就只能说他们实在太健忘,“好了伤疤忘了疼”。
1962年9月22日,People's Daily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并在文章结尾正告印度当局“勿谓言之不预也”。结果大家都知道了,1个月后的10月20日,对印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
而在1***8年12月25日,People's Daily又发表社论《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并在末尾段同时写明了“人不犯我我不***,人若犯我我必***”和“勿谓言之不预也”。此言一出不到2个月,1***9年2月17日,边境还击战打响。
最近一次则是2018年4月6日国社在官方微博中,针对美国挑起贸易战发出了“勿谓言之不预”的严正警告,这就是中方坚决迎战的最明确无误信号。
此外,美国人在冷战之后的历次局部战争打响前,也很喜欢下战书,当然理解成“舆论战”也可以。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2003年发起伊拉克战争前,小布什***就对外公布了空袭目标,警告对手“你怎么防御也没用”,以此炫耀武力、震慑敌人。
同样的,在对阿富汗动手前大约1周,小布什就向当时的******发出了最后通牒,提出了一系列极其苛刻屈辱的条件。美方明知***不会答应,但仍故意这么做,目的就是给对手坐实“支持恐怖主义”的罪名,以便美国出师有名。
说到底,下战书既折射出东西方文化的共通之处与不同点,更反映了大国用兵的底气与自信。说白了,我就是要明确地告诉全世界“准备开打”,而对手除了干等着挨揍自求多福也没什么咒念,此举还能大大增加对手的恐慌情绪与畏惧感,这大概就是现代军事强国喜欢下战书的主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