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聚焦 投资建议 造船需求中长期向好,叠加船龄到期和新环保政策带来替换需求,我们看好未来一段时间造船订单量稳定、价格持续景气,同时2024 年是完工高价船全面交付的一年,造船企业效益有望全面提升。 理由 量价框架:造船为长周期行业,量价指标定位周期位置。造船是长周期行业,船舶制造周期长达2-3 年,一***的船舶周期可达20-30 年。供给和需求错配导致造船周期产生,周期长度与强度受贸易需求、船寿命、技术升级、造船产能等因素影响,其中需求与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周期强度,而供给节奏则影响周期长度。一般而言,一个造船周期包含量价齐升、量平价升、量升价平、量降价降四个阶段,定位本轮船舶周期,始于2020 年年底至2021 年初,新船价格和订单回升,目前仍处在量平价升位置,受制于供给弹性,我们认为本轮周期量平价升阶段可能维持较长时间。 需求展望:油轮有望贡献新增需求,环保新规加速船队置换。2023 年全球经济展现韧性,航运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同时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拉长航线,而船队运力增长较缓,我们判断未来供需格局有望进一步改善、子行业亦存在分化,其中油轮货量海里需求预期强劲,供需缺口改善确定性高。同时船龄到期+环保新规带动新一轮替换需求,根据Clarkson,截至23 年11 月全球船队平均年龄已经达到22.38 年,船队平均年龄自2013 年以来持续提升且处于较高水平,拆船年龄一般在25-30 年左右,新一轮更换周期来临;而在IMO减排战略下,航运业碳排放标准逐步收紧,根据Vess Value在2022年初的统计,现役船队中仅有21.7%的船舶符合EEDI和EEXI法规,也有望带动替换需求。 供给展望:中国引领世界造船,持续突破高端船型。上轮上行周期中国造船厂开始参与并得到扩张,十余年低迷期期间,全球船厂加速整合,造船市场开始往头部集中,中国逐步占据领先地位。2023 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0.2%、66.6%和55%,船厂接单能力较上一轮上行周期明显强劲。同时本轮周期和上一轮周期的区别在于产能扩张门槛提高,主要新增订单为大型船只、LNG等高附加值船舶,对成本控制和技术优势要求较高,而我国船厂持续突破高附加值船舶,船型结构持续优化,头部公司有望先行受益。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行业覆盖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不变。 风险 宏观经济影响行业复苏;行业竞争加剧;船企综合成本上涨压力增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