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奇袭解雇自家CEO的故事,如果主角不是OpenAI与阿尔特曼,不会如此充满戏剧性。
“你还活着的时候却在读自己的悼词。 ”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突然被判出局,阿尔特曼的遭遇,早在马斯克离开的时候就埋下伏笔。
马斯克曾经追问,自己捐赠1 亿美元的非营利组织,怎么变成了一个市值 300 亿美元的营利公司?
这场宫斗大概可以归于商业化和安全性的分歧。阿尔特曼推进商业进度扩大公司业务线,布局未来融资,而另一方则坚持以安全为重,对商业化没有很热衷。
风暴的中心,关于钱,关于人。
钱的部分在于,OpenAI营利更大还是安全更大。人的部分在于,一家公司该听谁的,谁来约束谁?
即便是OpenAI ,对面是星辰大海,只要成为一家公司就要直面钱的问题。无论乔布斯、马斯克、阿尔特曼,天才回归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古今中外都要直面管理难题。
OpenAI在“智能”方面走在了前列,却在“治人”方面陷入混乱。
大多数科技公司会设计双重股权结构。创始团队一票顶投资者十票,俗话说“一句顶一万句”,确保创始团队的话语权、决策权,避免被后者牵着鼻子走。同时,引投资人入股,让公司有钱烧能发展,可以步步为营。
阿尔特曼也设计了一套独特的权力结构。用一个“限制利润”的子公司,筹集资金、吸引人才、制造商品。让一个非营利的董事会保持完全的控制权,用非营利制衡营利,防止股东利益和决策起冲突。
产品的大成功打破了以上权力平衡。前者让公司迅速崛起,后者把阿尔特曼扫地出门。
ChatGPT 从open变得不open,从free走向付费,OpenAI 从一个完全不考虑营利的研究机构,摇身一变成了全球最热的人工智能创业明星。
去向哪里,与谁同行。全球最前沿的科技公司,上演的这场最原始的宫斗,把这个经典辩题再次抛了出来。
不同的是,这两个问题具体到OpenAI身上,会更复杂更诡异。不仅关系到最前沿的科技公司的命运,也关乎与人深度绑定的人工智能的命运。
表面看,商业化与安全性在人工智能领域会“顾此失彼”。OpenAI选择了一方就意味着对另一方的“怠慢”,这样的矛盾随着ChatGPT的成功而愈发不可调和。
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会更直接地与它的应用和布局捆绑在一起,这也是监管最重要的领域。由于市场经济鼓励竞争的实质,营利和占据市场份额的动机,很可能诱导人工智能失控。
不过,商业化与安全性“顾此失彼”也有另外一套逻辑。营利不代表唯利是图,可能是更多层面的开发,更广泛的应用。安全不代表绝对安全,可能让发展止步,让企业发展错失有利时机。
OpenAI要改变世界,乌托邦要回归现实。阿尔特曼们亲手创造的人工智能,带着期待和焦虑,无限向前也回到过去。无论是最前沿的智能公司,还是最原始的宫斗,其实都在凝视人类的本质,窥探不久的将来。